对爱情的执著在古代不胜枚举,单纯对爱的获取使我们愧叹,如元代时的作家白朴的《墙头马上》里裴少俊与总管之女李千金的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关汉卿在《拜月亭》里说战乱逃亡之中书生世隆与王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王实甫在《西厢记》里描绘张生与莺莺偶遇终成眷属;郑光祖在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里说书生王文举与衡州张氏女倩娘指腹为婚,后王文举进京中考合而为一。
社会发展洎今,我们看到更多对爱情的渴望是建立在富有的经济之上,让爱情凌驾于经济,这样的爱情似乎和纯美的感情无关,也违背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中国历史广为流传的爱情典范--徐淑与秦嘉,徐淑一生为一个情字而活、而坚守、而发光,正如“比目连心游、鸳鸯结伴啼。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这样的爱谁不渴望?可,不知哪位说“活在当下”,古人对爱执着的坚守,我们怎么能从活在当下找到答案呢?当下,很多大龄孤男寡女无奈的坚守,这种活在当下的日子,估计他们也不情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多,自然对爱情有深层次的理解,先生或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扮演了灵魂的工程师,可在课堂上并没有引导学生持怎样的态度对待爱情,即使让学生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背诵的滚瓜烂熟,对爱情也只字未提。学生除了掌握技术和方法,对爱情一片空白,他们基本是没有思想的躯体,没有了思想,爱情在学生内心是猥琐的,甚至是丑陋的,随着社会潮流导向,这种思想逐渐演化出以物质为代价的所谓高贵追求,以此来获取纯真的爱情,使其变得纯美,这又是多么的可悲!这仅仅是教师的错吗,还有谁的错?
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启迪,是思想方法论,向下是实在的,向上是虚漂的。爱情是思想问题,属于精神层次,是向上的,因此,教育是人格思想的端正,而教师仅仅是思想的境界高度,并起到引导作用。同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严重刺激着人们的心里。于是,人们翻着花样追求新鲜并和经济密切联系,内心始终不肯停下来,爱情此时也被荒芜,也理所当然的被错过了,留下的爱被经济绑架,经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爱情的平衡点。
古人单纯的爱情是美好的,现代人可以做到发自内心的爱、以情感人、少些物质追求,适当放慢脚步,爱情可能更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