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响应上级的号召,我和同事们到三个村参加扶贫计划,其实工作很简单,就是找到扶贫的对象,核实贫困生的资料,照相留底册即可,上午十点半,查清几个贫困生的资料后,我们上路了。
我们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个从我校毕业的男孩,来到他家后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一贫如洗,空落落的院子,这里那里摆放着平时用的一些物品,三间低矮的平房,撑起了这个贫穷的家。我们在了解贫困原因时,男孩儿的妈妈眼圈红红的,声音颤抖,好像极不情愿提起往事,但面对我们的工作,她强忍悲痛,还是极力平静下来自己的内心,向我们叙说了这几年贫困的原因。原来,男孩的父亲前年得了癌症,花去了家里本来就不多的积蓄,人没有留住,还欠了数额巨大的债务,这时候恰逢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又不忍心断了孩子的念想,于是,当妈的强忍悲痛,求爷爷告奶奶地再次借钱,凑齐了女儿的学费,但正读初中的二女儿不得不休学在家。说到这里,男孩的母亲再也忍不住,掉下泪来。我们不仅也跟着唏嘘难过,赶紧劝她安慰她,说等到孩子大了,毕业了,工作了,家里的条件会好很多。她点点头,说会想办法尽量让儿子把书读完,不给孩子留下遗憾,说到孩子,她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从她家出来,我们一致认为,他们不会一直贫困下去,因为他们有希望,有动力,精神富有,那么物质的贫困终会过去,换来生活的春天。
接下来我们去了第二家 ,这个家一样是没了男主人。俩孩子在家,妈妈去打工了,把孩子反锁在了家里,男孩在读九年级,女儿读四年级,还有一个大女儿读高中没有放假,三个孩子的教育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生活上捉襟见肘,看来妈妈是吃完早饭出去上班的,饭碗扔得一地都是,儿子在看电脑,女儿在看电视,对于我们的到来,视若无睹,置若罔闻。爷爷在给我们找凳子 ,而每一个凳子上的污绩让我们不想再坐。这时,我却从他们的灶台的旁边的墙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仿佛看到了平日里他们对时间的珍惜。我们私下里和爷爷告别,叮嘱他做做孩子的工作,远离电脑,远离电视,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社会。
接下来,我们去了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真是各有各的贫困原因。扶贫之路虽然漫长,但至少,我们在路上,中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