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爷的故事是我爷爷写在自传里的。他是我爷爷的爷爷。
珠爷一辈子双腿插在淤泥里,带着他的儿子、孙子们,靠双手,白手起家,在微山湖边置下一份颇大的家业。等我爷爷成家,他又在临城开了一间绸缎铺,由我爷爷打理。
家人们都很争气。种地的,打鱼的,经商的,都按着老人的教训,勤勉正直,因此家庭和睦,家业日新。这时候珠爷已经八十六了。于是大家都劝老人好好休息,过幸福晚年。老人闲不住。
这一年已经是一九三八年了。战事一天紧似一天。铁道两旁路上野地里,难民、溃军,一拨一拨来了走了。
这时候已经八十六岁的老人放心不下我爷爷,就住到临城我们家绸缎铺里。
日本鬼子越来越近了。
远远近近的,经常听得到炮声。在眼前的,就是越来越多的难民,败兵。
临城的百姓,没有谁不人心慌慌。有钱的没钱的,都无助无主地等等着。慢慢的,难民少了。临城人明白了,该是自己加入的时候了。
我爷爷虽然知道结局,但是有老人在,他依然每天如旧,开门营业,关门休息。只一回,他劝老人回老家微山湖里。老人没同意。我爷爷也便不再提。
终于一天,老人对我爷爷说:关了门,恁走吧!
我爷爷说:我们和您一起走。
老人说:你走,带好孩子!
又说:我走不动了。
又说:这里是我的家。
我爷爷只好按老人的意思,带上我奶奶和我伯父,出临城往西,奔微山湖去了。
老人在家里,为自己准备好了礼帽长褂,街上买了鸟笼和鸟,和一根孩子们早就为他准备好的文明棍。孩子们没有谁知道,这是老人一生的梦想。
比我爷爷晚走几天的临城人后来告诉我爷爷,每天早晨,打开家门,珠爷着长服戴礼帽,提着鸟笼,拄着文明棍,上大街了。
虽然街上人少多了,老人依然如故,与每一位熟或不熟的路人打招呼。
终于一天,珠爷与进城的日本人的马队走了对面。
珠爷行走的很慢。他已经是八十六岁的老人。日本人的马队行进的很快,铁蹄踏在石头路面上卡卡作响。行进很快的日本马队看到这样一位并不高大的老人,很是意外,马队在瞬间确实是停顿了一下。这一停顿,或者是日本人的下意识,也或者是日本人跨下大洋马的下意识。总之,日本人的马队确实是瞬间停顿了一下子。虽然这一停顿只是瞬间而已。马队穿城而过,在城中心街上撞倒了一位八十六岁的老人。这些一直在打胜仗的日本人脸上露出一丝胜利者的笑意。
珠爷倒在血泊里。
有人过来扶他起来,听他嘴里喃喃:这是我的家!
扶他的人说:我扶你回家。
只听珠爷喃喃说:这里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