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如果你感到自己又要回想起过去的不开心,此时可以轻声提醒自己“生气就输了”。会输些什么?当然是输掉你自己的人生。
愤怒的真面目,其实是人们想要保护自己的“防御本能”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即将蒙受损失时,就会一下子进入战斗模式,想要去攻击和自己敌对的人。我们变得情绪化的时候,会因为想要一心一意保护自己而看不到别的事情。因此,不要把发言权交给感情,不让感情对自己的行动发号施令,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特别是要避免在此时做出重要的决定,或是说出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言论。这时的举动不仅在感情上缺乏说服力,还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重点是不要去做任何事,想起老话,生气的时候,先默念10分钟后再生气。此外,即便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愤怒,攻击他人也会使自己树敌更多。此时,尽力忍耐才是上策。心烦意乱的时候,不要去做任何事,让这样的状态自行过去。等心情平静下来,再来思考怎样做才更好,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
人在生气的时候,理解对方心情的想法便会彻底消失;而奇妙的是,当你打算听听对方的话时,怒火就会熄灭,对对方的积极感情也会随之涌现。这样做不会让事态变得糟糕,下次争吵时,试着说句“你先说”,让对方一步吧。即便你想以“你错了”来反驳对方,也要抱着“原来你是这样想的”的心态来靠近对方,一直倾听到最后。不过,此时要注意区分对方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先说一句“其实我是这样想的”,然后再阐述自己的想法也不迟。
我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并以此为衡量标准。看待事物时,如果我们内心不能接受情况与自己的认知不符,就会生气。不过,我们的这一标准只是自以为是的标准而已。
站在对方立场上观察现实,便可以创造出一颗柔软的心,培养出不易慌乱无章的情绪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人只要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想要改变,就无法改变。即便强硬地要求、强迫对方去做,也只会得到“真没办法”“真讨厌”“真麻烦”的回答。只要这样的“强迫感”还存在,人便不会主动行动。强迫对方去做,只会使其停止思考,招致怠慢与反感。
我们应该找一个可以接受自己情绪、听自己说话的地方,在这里发过牢骚,人的心情就会变得明朗。把郁闷说出来,就好像有人在倾听一样,也不失为发泄情绪的一个窍门。
我们可以把情绪比喻为马车,把理性比喻为手握缰绳的人。假设马受到情绪的支配奔跑着,它心情愉快、状态良好便罢,如果遇到可怕的事,可能就会立即停下来,愤怒地往别的方向跑去。如果天气状况或者马的身体状态不好,或是马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下,它就会焦躁不安、毫无精神,连动都不想动。即便强迫马奔跑,它也会反抗、嘶叫。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彻底放弃缰绳,听任“情绪”这辆马车的安排,这样就无法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这时,“理性”这个马车驾驭者的拿手好戏就该上演了。婴儿或动物可能会因为不会控制自己而闹脾气,但是一个成年人的情绪却会反映出这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像愤怒和烦躁这样的情绪,如果不去理会,是不会自行排解的。
积极言语消除烦躁情绪。为了能说出积极的话,可以在生活中寻找积极和值得感谢的地方,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平日里多使用表示喜悦、幸福、感动、感谢的话语,可以培养让我们免受坏情绪感染的抵抗力。
假设有人安排你做一项异常困难的工作,起初你会觉得“这也太难了吧”。在这种时候,再怎么说“没有那么难”也不会有任何作用,你在用否定性质的话语思考时,已经在脑海中留下“太难了”这样的印象。这种时候,就像告诉自己“简单,简单”一样,要对自己说“要是简单就好了”这种完全相反的话;当你自己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感受时,就会觉得自己能行了。
把最好的、最有希望的预测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描绘出画面。亲口把话说出来才是关键点。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这样说也太刻意了吧”,其实不是这样的,对方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我们只要和别人在一起,就一定会受到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制约。
要相信自己并向前迈进,为此,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
想起大学时,我也经常迟到。白天也很容易想睡觉。但其实自己不想这样的,上班之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后,我就会马上想要改正。而不会像大学时,“屡教不改”
所谓“改变不了”往往很容易被人当作性格问题,然而,这实际上却是意志问题。如果告诉经常迟到的人“再迟到就罚款500块”,他可能就会每天准时来了。
<span style="color:red">反复回想某个念头,或是把它写到纸上、贴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改变行动。</span>
我经常模仿那些做得好的人,思考着“如果采取同样的方法我应该也能成功”“那个人会怎么做”,试着把自己当作那些人再行动。改变虽不能一蹴而就,但这样做了以后却可以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接近对方。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就是相信人能改变。
我认为,这说到底是因为我没有自信面对别人对真实的我的看法。
不过,让人看到自己不成熟的一面也好,应该说,只有表现出缺点,才能得到周围人的帮助。我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才明白这一点的。
我们在被人赋予职能和工作的时候,“回应别人的期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哪怕是超过了期待1%,对方都会非常高兴,也会开始信任我们。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满足所有期待,只要把握好“只对这一点做出回应”就可以了。对做不到的那部分,只要老老实实地告诉对方“这个有点难”“请帮帮我”就可以了。不如试着把自己一直以来扮演的“好人”范围稍微扩大一些,变成“虽然有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该做的时候就会全力以赴的人”如何?
越是对人生有着一番打算的人,就越容易把自己的日程表排得太紧。不要贪心,重视优先事项,有时也需要“敢于不做那些不用做的事情”的勇气,痛快地去芜存菁。
相比为了“不得不做”而去努力,用“再多做一点吧”的态度前进反而更能激发热情,也能感受到更多快乐。
-
有时我们面对各种信息需要捂住耳朵,倾听自己心中真正渴求的东西,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主动的态度,可以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真正重要的东西,应该没有那么多。
如果你有“这件事一定要顺利完成”的愿望,就要预先想到“事情可能会变成这样,为此应该……”,努力准备好万全的对策。
为了让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先培养整理这个习惯吧。先从痛快地扔掉不需要的物品开始做起,至少可以扔掉身边一半以上的东西。如果眼见之处都很整洁,那么情绪也可以整理得很好,毫无疑问,烦躁的频率就会大幅下降。
如果是可以解决的情况,就积极地考虑如何应对;如果是无法解决的情况,就要快刀斩乱麻。所谓“快刀斩乱麻”,就是指勇敢地接受它,然后继续积极地前进。
-
感到孤独后的反应
不过,人们还具备想办法摆脱艰难困境的能力。这是一个机能健全的人所具备的正面孤独并克服它的能力。此外,也有人在孤独中直面自己,希望由此得到些什么,这样一来就能明白他人的痛苦,信任自己,感受到和他人在一起的快乐……经过这样的学习,人们才能增加自己的深度,才会有所成长。
然而,那些只是想“排遣寂寞”“不想一个人”、带着逃避心态的人,总是无法克服孤独。即便孤独一时得以消除,他们也无法和人相互理解,总会有距离感。一旦变成这样的状态,他们便会再次陷入孤独之中。
依赖他人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欲望,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一旦身边没有了人,就无法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会使自己和对方都十分疲惫。
从自己为中心的恋爱中毕业吧,不要勉强自己。一旦完整地接受了自己和对方,恋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本孤独
如果你和他人的想法一直不可调和,等待你的就是更深一层的孤独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接受孤独,淡然地承认“人各不同”“无法理解的事情本就存在”。我想,承认这些不同,就是不会在一个人时感到孤独的智慧。此外,孤独也是一次直面自己的机会,它给了我们自由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孤独中发现自己的道路,追求可能性,也可以倾听自己的心声,深思熟虑后做决断,孤独的时间支撑着我们。经常有人通过升学或者留学等方式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一边和寂寞奋战,一边茁壮成长。
孤独”“自由”与“责任”就是相辅相成的。只想自由,不想体会孤独和承担责任是不可能的。接受的孤独和责任之多寡,取决于你自由的程度。
孤独也是一种崇高的情绪。通过不同的方式思考,孤独带来的含义也会完全不同。
我之前的时光是真的都是随风而去。都是因为不懂“孤独”吧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失去了才知道什么重要”“生病了才懂得健康有多宝贵”。我感觉,越是像空气一样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在失去的时候越会给人更大的打击。
持续3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悲伤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悲伤久了就会感到很累,就会开始想其他事了。于是我们就在“悲”与“喜”的不断往复中保持平衡地生活着,“苦”与“乐”也是如此。
再怎么思考也没有用,决定了要做什么之后,只要前进就好。
“与他人分担悲伤”的想法会带来力量,而“还有人需要我”“我也能做些事情”这些自己主动给予他人的爱会成为更大的力量
有人曾说“发生过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否要把它变成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是由之后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决定的。
你可能要花上一些时间才会发现自己的幸福。每天发现一点小小的幸福和喜悦,就会一点点切实感受到幸福。
试着大方地把自己觉得羡慕的地方说出来,心情就会意外地平静下来,嫉妒也会消失。如果身边不再有因为嫉妒而看不惯别人的人,生活也会变得轻松。
轻视对方。发现对方的缺点时,不可以表现出“我比你好”这样的优越感。
说别人坏话只会增强嫉妒,也会拉低人品
你会在什么时候陷入自我厌恶呢?因为一点小事生气、想到“真是的,我怎么会这么小气”的时候,别人对你说“请你认真一点”的时候,看着别人、感慨“大家都好厉害”的时候,喝醉后做出自己平时不可能做的事的时候,玩忽职守或者失败的时候……每当想到“啊,我怎么这么没用”的时候,就是陷入自我厌恶的时候。
要顺利整理自我厌恶,就要接受连同优缺点在内的全部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年只是碰巧运气好才取得了好成绩,如今的结果才体现了我的实力。不过,我毕竟也做出过这样的成绩,这样的日子肯定还会到来的”,如果能接受这样的自己,或许就能再站起来继续前进了
志向高远是非常棒的,但是,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或是告诉自己“我必须怎样怎样”“我就应该如何如何”,从而把自己关在理想的牢笼里,就会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陷入自我厌恶。志向要高远,但与此同时也要看着自己的脚下,“看起来还可以再努力一把,做到做不下去了为止”,用这种方式前进才对。
对于目标,不用做到完美,只要用自己的方法做到自己最好的水平就可以了。
好事持续发生的时候,提醒自己“太沾沾自喜就会得意忘形”;
人们真正在意的东西是无法在他人面前提起的,是让人不敢直视,甚至也想对自己隐藏起来的。
自卑并不令人憎恶,把它当作可以利用的魅力点,彻底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吧。
其中的区别在哪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一点,那就是她们一开始就预想到了自己会失败、被他人打击,不遮掩“能力不足”和“不成熟”的自己,而且自己也接受了这样的自己。
一开始就能做好的人也只有一小部分而已。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失败之后才有所改善的。失败了,说明我们距离成功又近了一些。那些掌握了某些技能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次失败的。
其实别人也没有那么在意你的失败。要想着“吃一堑长一智”,继续坚持下去。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不会导致失败。因此只有自己不去做,或是试了一下就马上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总是自己给自己踩刹车
我知道无价值感会把自己变成多么悲惨又可怜的人,也知道它会使我们丧失自信,因此会尽量排遣这种消极的感觉。
找不出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意义,情绪就会诉说着“不要,我不要做”,最终就会变得“虽然必须做某件事,但就是没有那个心情”。
恢复内心张力的办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借助目的意识、目标设定和希望完成的事情等方式重新找到原动力;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动起来,再带动情绪。
计划要从简单到复杂
最开始把目标设定为“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然后把目标的难度逐渐增加到“平时可以做到”和“努力一把就可以做到”的程度。最终做成的时候,告诉自己“做得非常棒”,再请自己喝杯啤酒或者吃块蛋糕简单轻松的地方开始,不要去想多余的事情,先踏出第一步最重要。
想象自己在预计的时间内做完工作后神清气爽的样子,然后就像自己真做到了一样,对自己大声说“谢谢”。虽然这个方法看起来比较傻,但却是个很有效的咒语。
为了未来,不要否定过去
而问题就在于一点,“今后应该怎么做”。如果一直无法整理好后悔的情绪,就会无法继续前进,就会失去我们最重要的现在和未来。
相比做了再后悔,人们因为没做而后悔的情况更多一些。如果有无法放弃的念想、纠缠不休的想法,就是一件还没有了却的事情。好好面对它,多问问自己“其实你真正想怎么做”。
错误也会让我们有所收获。
最根本的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跌倒”“很快就会打起精神”这种乐观地生活下去的意志以及对自己的信任,有了它们,你在语言和行动方面就会完全不同,也会因此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