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窗外养的兰花有些还是如期盛开了,就是这零星的几棵,还都是恹头巴脑的,开的不尽人意。最近有些忙,落在花身上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几乎是没有。望着这些花不禁感概:养育花难道不是和孩子一样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你不曾用心,不曾付出,不曾给她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孩子长大后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吗?
近期一直在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书中实例很多,比较贴近生活,也带给我很多的反思与收获,经常看着里面是事例反思自己的所为,同时也很遗憾、自责,因为平时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也犯下了很多常犯的错误。没有尊重孩子的感受,觉得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就强硬的让孩子按着我的方法来,并没有体验孩子的心情了解她的感受,无法和孩子产生共鸣,所以导致孩子很胆小,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询问我,问多了,我又觉得烦,埋怨她不会自己想,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书中有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和孩子建立起能够愉快交流的平台,让孩子精神愉悦的接受我们的建议,比如可以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希望听到什么建议,你听到这样的话有什么感受等。现在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在我和孩子们同事们的对话中,经常会采用这种办法,才发现,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有的话,同样的内容,换一种语气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赞美,拒绝无效的惩罚和暴力,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们的心田很简单,也很复杂。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带给孩子的,就从跟她好好说话开始吧。期待来年的兰花,花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