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上大学之后读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那时刚军训完,就去图书馆找书看,不知道为什么就挑了《平凡的世界》,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它,为之着迷。记得那时候我们有唱校歌比赛,就是个合唱比赛,每个学院都参加,排练了快两个月时间,每次都带着书去,休息时间就拿出来看。后来这本书还在我们宿舍流传开了,基本上每个人都读了。作为一个工科生宿舍,也是不容易的说。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语言朴实,故事叙事流畅,连贯,通俗易懂,所以虽然描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也会让人着迷。路遥是抱着巴尔扎克式的“时代的书记官”的态度来写作的。在创作的时候,他在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写作第一部,第二部是在黄土高原的偏僻小县城里完成的,第三部初稿是在榆林宾馆完成的,如果有人想更多的了解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可以去看路遥的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和孙少平都是感动我激励我的,他们都是把苦难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哥哥孙少安原本也念书,可是因为家里条件太为艰苦,而选择了回家种地,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后来成了生产队的队长,在人前很有威信。我也始终相信上进的人不管在哪里在什么领域都是能够做出一番成绩的。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孙少安算是抓住了机遇吧,开始进城搬砖,赚了钱,建了烧砖的窑,可是后来也遇到了很大的变故和损失。
弟弟孙少平读了一些书,成了家乡的一名教师,可是却有着热情和抱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从漂泊的揽工汗到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再到煤矿工人,我记得在这期间他的脚还被伤着了。
人生好像都写在了这本书里,起起落落,也是时代的缩影,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时代的产物,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了千千万万个在后人看来大同小异的个体,这些个体在经历着相同而又不同的人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或者是与之相违背,都是渺小而又伟大的。只是书里的角色都把苦难转化成了人生路上前进的动力。
哥哥孙少平在家干农活当生产队长开烧砖的窑洞,不也有点像如今一些在老家待着好好努力生活的人吗?不也有点像是创业的人吗?创业的艰难,失败的风险,政策的变动等等……不过是换了个时代的背景。
弟弟孙少平,不有点像现在的北漂深漂吗?离开家乡,在外面的世界里苦苦挣扎着,努力生活着,凭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精神世界里不肯妥协,在自由的世界里不愿低头。
哥哥孙少平和田润叶的爱情不也有点像穷小子爱上了富家女,并不门当户对,经过苦苦的挣扎,终于臣服,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至 于幸福还是不幸福,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书中的人物都经历生活中的各种磨难,贫穷、嘲讽、失恋、疾病、伤残、灾难、死亡……等等等等,就如同平凡生活中的我们,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在平凡的世界里挣扎着,很多人并不甘于平凡,并不甘于所谓的命运的安排,而是与之抗衡,不断挣扎,有的人挣扎出来了,有的人伤痕累累满是疲倦,代价惨重,却仍然逃不了命运的手掌心。
而你又会选择怎样的路,选择怎样的生活姿态呢?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一心向上且向善的人才能够顺应时代的浪潮,创造美好的生活。”这句话是对的。
其实这一次重新再去拾起《平凡的世界》里的这一些片段,注意到的是一个矛盾,“物质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充盈”,那时候的中国,普遍贫穷,可是却有着很多的有志青年,有着追求,有着独立的思想,有着很多的梦想,这一点,我是感动和敬佩的。至于我们当下的时代,希望大家能够拥有充足的物质和充盈的精神吧。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拒绝平庸。这这句话,希望在历经了很多事情之后,很多人仍然能够毫不犹豫并且充满希望地讲出来。
关于《平凡的世界》,今天分享的就这些了。如果你喜欢路遥先生的作品,还可以去读他的《人生》,那部小说会比平凡的世界要简短一些,还可以去读他的小说精选集,都是很好的作品。或者去看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其实他的小说《人生》也拍成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