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一样,人体五脏六腑也有一个居于最高地位的“统管者”,也就是所谓的君主之官——心!注意是“心”,不是我们现代医学上的“心脏”。
被黄帝珍藏于灵兰密室里的这篇经文记载:“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因为黄帝本人就是当时天下的共主,所以他当然也就很关心人体五脏六腑的共主了。于是他问岐伯: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对此回答说:您问得非常具体!那我就好好谈谈这个问题。心,主宰全身,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此而出的。
对人体的这个“君主之官”,岐伯进一步详细说明道:“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段说的是,君主如果明智顺达,那么下属就会安定正常。所以对人体来说,如果在“君主之官”的统一管理下来养生,则必会使人健康长寿,并且终生都不会发生危殆;同理,如果一个国家在贤明国君的统一管理下来治理天下,那么这个国家则必会昌盛繁荣。相反,作为人体“君主之官”的心如果不明智顺达,那么包括其本身在内的人体十二官则就都要发生危险了!表现为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人体形体到时也将会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呢。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君昏聩不明,那么他的天下则必会动乱不安,国家政权也就危险难保了……所以对此要引起人们的千万警惕再警惕呀!
接着,岐伯继续补充说道:“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岐伯进一步强调,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这实在是件困难的事啊!尽管历来有学问的人对此都做过勤勤恳恳地探讨和研究,可自古以来又有谁能够知道这其中的要妙之处呢?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人们又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所在呢?而那些似有若无的计量,或是产生于毫蹻之间的更小度量;千万不要无视或忽视它们的存在,因为所有这些被我们看不起的“微小”变化,经过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最终就演变成了我们这个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心,因为是君主之官,所以岐伯对它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做了强调又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