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方励先生在《一席》的一段演讲,传说他的这段演讲让许多听了的人热血沸腾,甚至辞去工作寻找真正的快乐。翻看下面的评论,我发现更多的人是在抱怨自己的忍受和无法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人在看他的演讲时,只看到他潇洒辞职后,30年里拥有的丰富阅历和极大自由,却没注意到:他是中国第一批大学生,第一份工作是在核工业科研所;他离开核工业研究所时,拥有的学识和能力。而大多数人换工作是因为无前途、迷茫、无力或是换一个跑道也许更好。方先生辞职只是因为当时的工作不能给他带来新意和提升。
更重要的是方先生没有一转换跑道就与以前完全割裂,做了一辈子科研,卖了N久地动仪、重力仪。现在的生活方式是白天做科技,晚上做电影。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一个支点——科技。围绕这个支点,他发展或支持了自己其他感兴趣的事业。
听完整个演讲,我找到了方励先生能自由地追求快乐的秘密:拥有自己的支点。什么是支点?其实就是一项能让自己安身立命、比别人更专业的技能。磨炼好一个核心技术,以此为坚实的立脚点,就能发散出更多的可能性。
干一份工作不是为了打卡、上班赚取每个月工资,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为自己的诗和远方积攒追寻的力量。不要怨恨你工作的无趣和不适合,应该感激老板的宽宏大量,因为他容忍了你的“端着饭碗吃饭还嫌饭不好吃”。
不要说自己压力大责任重,因为那是你的事,也是你的责任。你的无力,你的迷茫都是你的选择。同样是船长,别人驶向的是星辰大海,为什么我驶向的暗礁浅滩?能力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