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蛋壳,白似霜雪”,隋代透影白瓷杯
2019.11.27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了邢窑遗址,并且发现了一些“薄如纸,白如雪,质如玉,光如镜,迎光透视,手影清晰可辩”的白瓷碎片。
直到2009年,西安郊区一座隋代墓葬的意外发现,使这种神奇的透光瓷器重现。
墓葬主人叫苏统师,下葬的时间是隋大业四年(609年),但史籍没有发现有关苏统师的任何记载,考古专家根据墓葬的形制规格,判断他应该是隋代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
据介绍,沿着长达10余米的斜长墓道下去,打开青砖封堵的墓门,一具朽烂的棺木陈放在青砖铺就的棺床之上。除去上面沉积千年的泥土,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如玉一般的白瓷杯,透光见影,玲珑剔透的精致绝伦的瓷杯。白瓷杯最薄处仅厚1毫米左右,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状态。其釉色均匀,能达到光照见影的奇特效果。《透影白瓷的“前身”与“后世”》
(高6.9、口径8.3、壁厚0.1、口沿最薄处仅为0.08,足径3厘米出土于棺内墓主人头部西北侧。敞口,斜直腹,假圈足,口沿处有一小缺口,下有一段裂纹。内外均为满釉,釉面细腻且有光泽,为透影白瓷器。)
按“精细透影白瓷”,是邢窑白瓷中的一种珍奇产品。由于它胎料和釉料中含有较高的K2O,因此胎质和釉质不仅细腻洁白,而且还具有玲珑透彻的特点。关于这一点,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可以找到记载的。比如唐朝诗人元稹在《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诗文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七月调神曲,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Alan barlow旧藏
《中国陶瓷史》中写到:“薄胎瓷开始于明永乐时期,但永乐只是半脱胎状态。到成化时期,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状态”
但邢窑透影白瓷的厚度不足1毫米,已达到了半脱胎的状态,这个发现将我国薄胎细白瓷的烧造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邢窑细白瓷的产生应受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影响。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魏晋以来战乱和割据的局面,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各种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客观上为邢窑生产的大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隋朝后期,隋炀帝奢侈腐化,不惜代价动用大量民力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建造大型豪华船只,还到处派人从各地征集奇材异石运往洛阳,同时一些地方官吏更是搜刮民财,趋炎附势。
而邢窑透影细白瓷的产生应与这种社会氛围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耗时耗力的高级白瓷,成本必然也很高。
且到唐代早期,当权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惨痛教训,故而采取了较为开明和宽松的政策,这时这种奢侈,花费较大代价的细白瓷便不再烧造,也可能在这时这种工艺已失传。
从此判断这种邢窑透影白瓷应该不是民用之物,很可能是专为皇帝烧制的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