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次的笔记,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回避型依恋是可以被引导变成安全型恋人的,但是不得不提一下,少数的回避型又确实无法被引导,这些人表现出来的回避型依恋,通常只是人格缺陷在亲密关系中的体现,而不是ta的“一般特征”。他们在感情之外的很多场合和情境,也会表现出回避型的相关特征。
说得通俗点,ta不只是对你,而是会对任何人,包括父母、兄弟、家人、朋友、同事都会采取和对你一样的方式。这类人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避型依恋者”,我们应该看到在ta的回避背后可能有更严重的问题。
今天不延伸这类人会有其他的什么严重问题,只和大家盘点一下,重度回避型依恋者的几个特征。因为该话题涉及心理学层面专业知识较多,所以我只用最浅显易懂的话和大家梳理一下。
重度回避型依恋者一般出现在如下几类人之中:
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分裂样人格障碍等。
重度回避型依恋的几个表现:
1、性格较为冷漠冷酷,对生活提不起兴趣,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比较应付和随意。
2、认识之初就不会很热情(区别于轻度和中度),非常被动,随着交往深入,会变得更加冷淡和疏离。
3、对待伴侣和对待其他人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甚至会对伴侣的脾气来得更坏。
4、常常预想感情的最坏结果,并且很难转移ta的注意力。
5、回避亲密行为,并且态度很极端,异于常人。
6、对过往的经历耿耿于怀,反复投射,你的一切好心的行为都会被解读为别有心机。
7、边界感很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经历,对你的感受和经历也漠不关心。
8、可以长时间地回避,并且对回避行为没有自觉认识,只是一种ta下意识的一种表现。
9、几乎没有社交活动,一天说话次数屈指可数。
10、会有一些肢体上的异常表现,比如失眠、不爱干净、突然间的心境低落或狂暴、思维迟钝等。
以上只是大多数重度回避型依恋者的共同特征,但是从各个类型上来说,又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回避特征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回避特征一定各不相同,而且诊断标准也不同,矫正方案也不一样。
但可以非常清楚看到它与轻中度的区别在于:
1、持续时间的长短
2、自觉意识的深浅
3、社交功能的影响
4、肢体行为表现的影响
除此之外,重度回避型依恋者与轻中度在“依恋关系”的回避策略大致相同。
关于各种类型的重度回避型依恋者的分类分析,将在后面进一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