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情是为了控制,关注心情是为了爱。
常常有很多家长跟我一样,每天把“温柔而坚定”在心中默念三遍,信奉这种教养方式多么的至高无上,惜若珍宝。
也就是这种方式,让我慢慢砸吧出不一样的味儿来。
小小房子放暑假20多天了,又回到一天24小时在一起的连体婴模式,个人的时间、空间以及精力被严重挤压。
尤其4-5岁的孩子,不仅生活能力上有所提升,心智成长也比上一年有巨大飞跃,再也不是那个能随便糊弄的年纪了,所以也会有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而他越来越频繁的皱眉、气愤,让我惊觉:教育无法等待,今天所呈现的是过往这些年种下的果。
我,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反省。
当小小房子需要我帮助时,我温柔地跟他说:“你一定可以!”
当他反复要求我只是陪他一起时,我坚定地认为这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选择不帮。
我以为这是培养他的独立性,我以为我用了合适的态度。
实际上,我让他感受到的是孤立无援,不断被逼迫。
于是,孩子与生俱来感同身受的能力在我的无意识下,日渐衰弱。
无知不是最可怕的,从来不曾意识到自己无知才更可怕。
我用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勤奋耕耘,却还是对意料之外的状况感到恼怒。
我的确没有大声说话,甚至没露出一丝不耐。
当换作是你我,当一个人无比冷静、带着得体微笑坚持拒绝你时,你一定感受不到爱。
偏偏,孩子需要。
只有我们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爱着的,我是受欢迎的”和“我有能力,我可以做出贡献” 两种信念,孩子才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也只有当他们经常感受到充满关爱的支持和帮助时,才能够改变他们关于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信念。
“温柔而坚定”不是不好,而是学会掌握度。
这里面最难掌握的是“爱”,不是溺爱,不是骄纵。
爱,就是如他所是,是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知道,你听的耳朵都起老茧了~
成为自己,成为自己!问题是怎么做?!!
其实,只有一个标准:尊重孩子,真正懂得换位思考,也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怕黑,晚上起床撒尿想要人陪时,我们可以选择走到房间门口,带着爱和鼓励,看孩子走到洗手间;
当孩子不想要自己脱衣服,我们可以选择搭上一只手,捏住袖口/领口,等待孩子自己用力;
带着爱和慈悲,给予孩子最小的帮助,却让ta感受到身后有依靠。
而你要做的是:跟孩子在一起时,留够精力值,情绪才不容易被引爆,这需要你做出取舍。
当我们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才有“心”的链接,才能从众多抉择中做出最智慧的那个。
“温柔而坚定”有很多版本,比如:温柔而坚持,和善而坚持等。它其实真正出自“正面管教”家庭教育体系:和善而坚定。
所谓“和善而坚定”,是指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做到既要和善,又要坚定。
和善是对人的尊重、对爱的尊重、对善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坚定是对规律的尊重、对规则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对理性的尊重,和善而坚定是对人的尊重和对规律的尊重的统一。
坚定并非强硬。我们很多父母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控制或者强硬。其实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是强硬;坚定是孩子自己决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契约或共识。
身体力行
知道,不代表做到。
若不是“知”与“行”之间距离着巨大鸿沟,就不会有人把“知行合一”视为人生目标。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唯一的途径就是身体力行,不断经验、总结。
还记得我检视中提到的吗:每逢深夜,记得问问初心。
问问自己:这个选择(无论语言or行为)符合长期视角内最想要的结果吗?聪明与智慧的区别,就在于此。
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工作,也是一个唯一不能提出辞职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爱心、时间和精力。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孩子想要的父母,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
我们都值得拥有最美好的一切关系。
收获:
各种契机触发下,突然想明白了两个问题:
1,这些天来,我还在延续之前的工作/学习模式,想要白天高效完成学习或者工作目标。两相较量,势必消耗精力和耐心,搞明白问题就能够尽快调整。
2,觉察的程度越来越深。弄懂了越来越多更加隐晦事情的意义,如小小房子弄疼我时,几乎下意识的、立马有一股邪火从内心升起,无法控制。
他按到了我的一个引爆开关:
那些小时候被别人欺负时的敢怒不敢言,积累了非常多愤怒和怨恨,成为了印痕;
我只是讨厌看到那个“犹如自己”的小孩闯祸的样子,就像自己小时候闯祸被人讨厌一样,我多么期望“ta”不要犯错,不要被人有指责的空间,我有多讨厌,就有多想反抗,如今却不知不觉间用这苛责对待我的孩子!
小小房子作为一个弱者面对成年的我,恃强凌弱可以预见。本质上来说潜意识知道向他发泄是安全的。
万幸的是,学习带来觉醒。
心灵成长,如同一条不断向上的生命线,起起伏伏。有时顿悟,有时糟糕。每次触底、深挖,总会带出些淤泥,但让人充满希望的是:总体趋势向上。
我知道,这会是一个不短的过程,但我也相信,只会越来越好。
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家国天下事,我们是国富民强最小的单位,却可以在普通的位置上做最伟大的事:让每一个小家庭幸福、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