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别让娱乐掠夺了全部生活。
————引言
最开始下载抖音是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漫长的三个月假期,必须得找点什么来打发时间。
不得不承认,抖音真的很百科,各种生活小知识、小妙招都能在里面找到。这一点也是深受各位妈妈的喜爱。
同时这里也是很多网红的聚集地,各色各样的面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没有的。
各种网红的走红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给年轻人树立了错误的意识,让他们觉得不努力也完全可以走捷径获得成功,得到关注。
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可以因为几条视频就走上人生巅峰呢?短暂的关注带来的往往只是心理上的虚荣心,没有办法长久。
所以抖音上的网红换了一批又一批。
记得高中的时候做过一篇语文的阅读,里面的大概内容是说抖音是新时代的鸦片,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它?
那个时候还没有接触过,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
后来才发现,抖音真的是一个不挑食的侵略者。利用大数据研究你的喜好,于是开始疯狂推荐。
只要你给某一视频点了赞,后面几乎都是这同一类型的内容。
我也上网查了一下,抖音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呢?大概就是从国家出面封了内涵段子,调整了像快手、火山等平台之后,抖音就出现了。
抖音为什么能火?记得在新媒体课中讲到“亚文化”这一概念时,有提到亚文化其实是反映了社会的一种状态,就比如说,社会焦虑。
抖音火起来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内心的巨大压力,他们的社会焦虑很大一部分都通过抖音来释放了。
刷抖音是不需要什么思考的,你只要手指不断地重复着向上滑的动作,就可以一直刷下去。
这也就是它的可怕之处,如此简单的动作,时间就在这一上一下之中悄悄流逝了。
疫情发生后,不能去学校,于是半年的时间都待在家。空闲时间一多,人就难免开始焦虑。
时间快速流逝,碌碌无为的焦虑就会被无限放大。
看着朋友圈别人的美好生活,再看看自己躺在床上刷着抖音无所事事的模样,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见证了我妈妈从不会玩抖音到现在的轻车熟路,每天下班后回家已经很晚,但丝毫没有减少她对抖音的热忱。
那次她刷着刷着睡着了,我喊醒了她,我说“妈,别刷了,你都睡着了”,但是她依旧坚持要刷。
这样看,我妈也算是抖音的一大忠实粉丝了。
再就是我姐,在家的这半年里,我也是有幸见证了她无数次的下载、卸载抖音。有时候她明明说要去写论文了,结果却又刷起了抖音,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
她大概也意识到了抖音耗费了她太多时间,所以就有了重复的下载和卸载。
我刚开始也是很喜欢玩抖音,那种下一个视频永远是未知的感觉,其实还挺不错。
卸载它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很依赖它,每天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耗费在了上面。
刚卸载抖音的那几天可能还有点不适应,空闲的时间里忽然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事情了,有点不知所措。
这也就是把抖音称为“新时代鸦片”的原因吧,容易上瘾,还不容易戒。
15秒的视频,快速、短暂,时间的流逝更不容易被察觉。
以前是手机依赖症,现在应该是抖音依赖症。
不否认抖音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视频。
我也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算是一个小提醒吧。
如果每天花在抖音上的时间太多,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是否值得?
送给大家一段撒贝宁说过的话吧,“如果年轻的时候你选择躺在沙发上刷着微博、抖音,逛着淘宝,做着那些你七老八十都可以做的事,那要青春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时代充斥着焦躁、不安,希望我们在释放压力的同时也可以保有自我,别被娱乐吞噬了整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