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考与讨论
上周我们阅读并总结了中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伤害的影响,这算是最后一次回头望我们伤痕累累的过去,现在,让我们转过头来,开始看看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我们从未获得权利来选择自己的家庭,因此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无法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伤痛就会一直如同乌云一样笼罩着我们的人生。我们逐渐长大成人,有了离开家的自由,有了经济独立的可能,有了自己自由的大脑,所以一切从现在开始都是有可能的,都有改变的希望。
虽说不能一下子就消弭掉你的痛苦和伤害,但是可以让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伤害停下来,并让过去已经造成的伤害减到最小。我们不再是那个躲在房间里绝望地等待着有人来解救我们的孩子了,我们有着有力的四肢和敏锐的大脑,现在,我们会开始一场痊愈的旅行,全新的自尊和自信都在等待着我们。
那么心中那个过不去的坎到底该如何跨越过去呢?你可能会听过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作者对此又有什么意见呢?在这章里,我们会从心里那团不敢触摸、不敢探究的情绪开始,逐渐讨论我们能做点什么。
№2 不必原谅
在这一点上,我们信仰的宗教、哲学和诗篇都提倡:原谅。原谅是开始新人生的第一步,宽容是送给敌人的最好礼物。但是,为了心里更为坦然一些,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去原谅我们的父母,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点危险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原谅」。原谅有两层含义:放弃复仇的欲望;赦免负罪方的责任。对于放弃复仇的欲望当然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它的指向也更加积极。报复是一种正常但是负面的冲动行为,它使得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生活轨迹而陷入走火入魔的筹划和妄想之中,一心打算通过还击来疏解心头之恨。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报复,我们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但是这只会为以后的矛盾继续埋下种子,我们是无法安心生活的,必须要时时刻刻警惕报复的阴影带给我们的后患,这无疑会消耗掉我们过多的精力和情感。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原谅是有着非常积极而健康的生活指向的。
而原谅的另一层含义就不那么容易鉴定它的性质了。无条件地赦免一个人的罪行,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其实是很难做到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许多人一开始打算与父母和过去和解的时候,默默对自己说:「我原谅我的父母了。」但是他们心里却很难放下,每当中毒的父母传给我们的毒素开始发作时,我们心中的愤怒和委屈涌上心头,却被「原谅」打压下去,只能往肚子里咽。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从高空落下的物体,本来是应该像皮球一样重重地弹起,这个时候却一股脑地砸到了地上,我们大地本身就需要承载全部的压力和痛苦。
无条件地赦免一个人的罪行是不被提倡的。虽然千百年来我们都被灌输要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懦弱的做法。为什么你要原谅一个小时候常常把你打得大声痛哭,并且在你认识的人面前羞辱你的人呢?为什么你要原谅一个从小就控制着你的交友、学习、生活,等你成年后还依旧想控制你的恋爱与婚姻的人呢?如果这种事不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让一个常年受到父亲性骚扰的,好不容易长大的女孩子原谅她的父亲,并且继续和她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吗?你会让一个从小骂孩子“你真是笨得像头猪”“「我就不该把你生下来”的母亲,继续来迫害她已经成年了的儿子吗?在笔者看来,你就应该站起来,大声地痛骂他们,大胆地逃离他们。
№3 原谅的陷阱
原谅已经犯下的错误可以变得很危险,最危险的一点就是削弱你摆脱压抑已久的情感的能力。如果我们从当下开始决定原谅我们的父母,那么在下一次父母留给我们的毒素发作的时候,我们便失去了解释和宣泄的方向。在这种中毒的亲子关系中,如果你不再去把自己的悲伤、愤怒宣泄给伤害你的人,那就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来承受,这只会让我们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有些受伤的人会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我选择了原谅,那么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我和父母就会相亲相爱并幸福地生活下去,一切过去都不再重要了。”但是这常常像一支麻醉剂,只能给我们带来片刻的宁静,很快我们就会发现,事情没有解决,关系没有改善,谁都没有获得重新开始的机会。
让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是一位从小受到父亲性侵伤害的女性,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个时候你的父亲想和你一起生活,希望你去赡养他,希望你原谅他,你会怎么做?也许你会说,好的,我原谅他了,我们可以继续生活,我可以赡养他,给他生活费,关照他。
那我们再想想另一种情况: 如果你的好朋友是一位从小受到父亲性侵伤害的女性,她现在已经长大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个时候她父亲想和她一起生活,希望她赡养他,希望她原谅他,你会给你的朋友什么样的建议?这个时候你也许会大喊大叫起来:“他太对不起你了,你没必要原谅他,你应该把他送进地狱!”
我们对于别人的不幸充满正义,对自己的不幸却忍痛吞咽下苦果,那么何必要对自己过于严苛呢?
我们有权利为自己遭遇的痛苦和不幸而生气,也有权利因为没有得到过自己渴望的父母的爱这一事实而感到悲伤,有权不再对自己遭遇的伤害轻描淡写,我们不需要这种「原谅」,不需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承认这一事实很难,也很痛苦,但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伤痕累累的童年。
原谅不该发生在这场痊愈之路的开头,而应该在目的地,只有父母向我们承认他们的错误,承担责任并且悔改的时候才有意义。我们会因为一直不轻易原谅父母而不被救赎吗?别担心,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原谅」,而是为了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宁静和康复,避免本末倒置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4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开始了疗愈之路的第一步,意识到我们可以「不必原谅」,也知道了为什么不必原谅。
关键词:
疗愈,原谅,陷阱
要点:
为了心里更为坦然一些,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去原谅我们的父母,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点危险的。
原谅有两层含义:放弃复仇的欲望;赦免负罪方的责任。
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报复,我们会获得极大的快感,但是这只会为以后的矛盾继续埋下种子,我们是无法安心生活的,必须要时时刻刻警惕报复的阴影带给我们的后患,这无疑会消耗掉我们过多的精力和情感。
无条件地赦免一个人的罪行,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其实是很难做到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
这种长期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从高空落下的物体,本来是应该像皮球一样重重地弹起,这个时候却一股脑地砸到了地上,我们大地本身就需要承载全部的压力和痛苦。
在这种中毒的亲子关系中,如果你不再去把自己的悲伤、愤怒宣泄给伤害你的人,那就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来承受,这只会让我们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我们对于别人的不幸充满正义,对自己的不幸却忍痛吞咽下苦果,那么何必要对自己过于严苛呢?
我们有权利为自己遭遇的痛苦和不幸而生气,也有权利因为没有得到过自己渴望的父母的爱这一事实而感到悲伤,有权不再对自己遭遇的伤害轻描淡写,我们不需要这种「原谅」,不需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承认这一事实很难,也很痛苦,但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伤痕累累的童年。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原谅」,而是为了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宁静和康复。
思考与讨论:
想一件父母曾对你做过的伤害性的事情,你的感受是如何的?你对于是否要原谅父母是怎么看的?再想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类似的事情,你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又是如何?有什么区别吗?
№5 思考与讨论
上周我们了解了家庭和家庭体系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及究竟在家庭体系里每个人是如何联结和互相影响的。如果扪心自问,“你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并且完全不用考虑父母对你的希冀和期待吗?”我想很少会有人这么明确地回答:“是的,我完全不受影响。”在所有的家庭里,健康的或者不健康的,一定关系的联结和影响都是正常的,只不过在中毒的家庭里,这种影响是咄咄逼人甚至是失控的。
在这些中毒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的纠缠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子女为了安抚父母而不断让步;子女虽然对父母不断做出激烈的反应,但是仍然受到父母的影响。这两种相处模式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我们的父母在家庭里授予我们的观念不仅有毒,而且影响持久深远。
先想一想这个问题:你最近一次和父母吵架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6「观念」与「情绪」的联系
大家可以检视一下表中的这些观念,看看哪些符合你自己的情况:
这些话都是从许多父母与子女相处模式中提炼出来的,尽管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如果你发现有四条或四条以上都适用于你的话,就说明你在被这些不健康的中毒观念所困扰。
以笔者为例,我的母亲不算一个强势的女性,但是我一直都被要求回家工作以及留在他们的身边,这与我自己渴望自由,去国外读博,以及希望去世界各地了解见闻的愿望都是不一致的。我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我开始一步步地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到最后我会置自己于憎恨自己,也憎恨家庭的地步。如果你一生中的重大决定都是依据父母会如何想的,那么到最后你也会失去自己的自由之地。
在这里并不是说我们的父母的情绪不重要,也不是说我们要选择父母反应更小的决定,既然我们在一个家庭里彼此联结,那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和情绪变动也很正常,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需要为这些情绪负责。如果你做了不残忍也不伤人的事情,只是选择了自己想去的大学,想嫁/娶的人,想去的城市或国家,父母感到有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坦诚地说:“让你感到难过我很抱歉”,但是如何去改善和收拾情绪就不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了,我们的父母也是成年人,也有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和改善的能力和义务。
同时,这些错误的观念,也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的情绪。在我们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因为触发了内心深处的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情绪,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这点。作者概括了四种最主要的:内疚、伤心、愤怒和恐惧。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中的话,是否符合你的情况。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把没有提及的感觉加上去,包括一些生理上的反应。因为当我们没办法或不想用语言说的时候,身体会替我们表达出来,比如头痛、胃痛、疲劳、睡眠障碍等。
错误观念和痛苦情绪的联系在哪里呢?请在每种感情后添上「因为」二字,在「因为」后添上某种观念。例如「当我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时我感到内疚,因为让他们高兴是我的责任」。这样你会发现自己隐藏的逻辑和想法是多么荒谬,一旦你开始这种练习,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了。
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在我们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影响着我们,到底是「我不应该做任何父母不高兴的事情」比较重要,还是「如果我这次听了父母的话,我会很后悔我放弃了真爱」比较重要?一旦我们厘清了是否是观念以及什么样的观念在影响我们,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究竟来源于哪里,这时候做决定就会清晰得多。
在前面我们也读到了,和父母纠缠不清的孩子分为两种,百依百顺型和对抗型,我们依然一起来审视一下表格中的行为:
同样的,如果你发现你的情况符合两条或以上的话,那么你和父母仍然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我们也容易认清顺从型孩子的生活因为父母的过度影响而举步维艰,但是对抗型就不那么容易分辨了,对抗型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和控制,但是由于情绪的激烈程度,对于父母的反应的重复性和期待性,以及行为还是主要针对父母而非出于自己的本愿都表明,对抗型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纠缠关系仍然无法被斩断。
我们逐渐探索了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绪,还有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模式,疗愈的路上可能存在的东西我们才刚刚探索清楚。我们无法期待一夜就能改变父母,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只能从当下开始,逐渐抛弃掉那些束缚我们和作践自己的观念,让真实的自己破茧而出。
№8 维持情感的完整性
无论是顺从型还是对抗型的与父母相处的模式,都表明我们真实的情感被扭曲和吞噬掉了一部分,造成的结果是真实的自我都变得模糊。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正视自己真正的情感,做到情感上的独立。
情感上的独立不是让你与自己的家庭彻底割裂开来,毕竟我们的家庭体系甚至社会体系都是一个互相影响和联结的网络,没有人能摆脱这个网络而单独存在,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情感依存。情感上的独立是你真正理解并且接受自己的情绪,忠于自己,成为自己,这样自己不仅独立了,也和家庭有了健康的联结,并且使父母也成为了他们自己。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定义:当你抛开了父母或其他人想强加给你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可以不受约束地选择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时,那你就算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开始「自我界定」。当你在做自己想做的决定时,父母也许会产生一些不快和负面反应,如果你也能忍受这些负面反应,不急于为了他们而改变自己的时候,那你就开始变得完整了。
№9 「自私」不是贬义词
每当我们反抗父母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可能是:“你怎么这么自私!”「自私」这个词语被这样使用过太多遍,以至于我们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都想奋力抵赖自己「自私」的一面了,在笔者看来,「自私」不是个贬义词,它很中性。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两种情况:
安和她的母亲两个人相濡以沫地生活了十几年,等安长大以后,有一天她一声招呼都不打地搬走了,她嫁给了一个中产阶级男人,开始住进大房子,变成了一个快活的女人。
安和她的母亲两个人相濡以沫地生活了十几年,等安长大以后,她想要嫁给一个她爱的中产阶级男人,虽然母亲反对,她仍然嫁给了他,并且搬进了大房子,安邀请母亲一起来住,但是她的母亲拒绝了,安也不再强求,她现在是一个快活的女人。
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自私」。在第一种情况里,安一下子抛弃了和她相濡以沫十几年的母亲,并且毫不考虑母亲的情况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仿佛母亲不存在一样;在第二种情况里,安虽然没有听从母亲的话,但是仍然有考虑和顾及她,甚至也邀请了她的母亲前来同住。我们会说这两种行为都是自私的,但是第一种情况才是我们需要批判的「自私」,第二种情况,我们会说,安忠于了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她已经做了她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不仅尊重了她的母亲,并且更重要的是尊重了她自己,剩下的则是她母亲需要处理的情绪了。
№10 善用小技巧应对纠纷
(一)不急于反驳。
每当父母和我们产生纠纷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喜欢给我们下一些定义,“你真自私”“我把你养这么大,你竟然这么对我”“你太不孝顺了,我真伤心”。听到这些令人伤心的话语,我们难免都会感到难受,但是这种难受的情绪对急于给我们下定义的父母是没有用的,应对没有理由的批评,马上去反驳只会让他们感到我们更加「自私自利」「不听话」。
可以试着练习下面的一些话:
是的,你当然会感到很难过。
我很抱歉让你这么想。
我很遗憾让你这么生气/失望。
你说吧,我在听着呢。
我觉得很对不起,但是我坚持我的想法。
你能找出上面这些话的共同点吗?其实这些话都在描述各种各样的情绪而非单纯地给人「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低效而恶劣的吵架形式,「你真自私」「不听话」就是给一个人定性,把一个单一事件上升到了经常发生的事情,甚至把单一事件上升到了个人品质层面上,这显然是一种指向对方的、攻击性的、单纯表达自己负面感受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说的是事实,但其实都已经经过了评判的渲染。而真正的、客观的、真诚的表达包含:描述事件的状况、描述「我」的感受、客观描述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表明立场。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做事的边界在哪里,也许因为童年时期的过度的家庭责任感,我们承担了过多的责任,这个时候就是该卸下责任,明白我们最远只能走到哪里的时候了。
表明立场即表明自己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不可以商量,这样一来,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明白哪些事情对我们才是重要的。比如上面安的例子,她对母亲拒绝自己的结婚对象其实有三种立场:不去询问母亲,和她爱的人结婚;询问母亲,在明白自己的真正心意后选择是否结婚;询问母亲,并且听母亲的话不结婚。安表明了立场,她问过了母亲,让她的母亲明白她还是在乎自己的家人的,但是她同样在乎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心意,最终选择了和爱的人结婚。
这些小的技巧都可以慢慢地尝试,你可以先从小事做起,然后再在大的决定面前表明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和立场,当你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明确下来自己的意愿时,天平就开始向你倾斜,你和父母的关系就一定会产生变化。
№11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不少家庭里常见的错误观念,以及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如果你能按建议练习的话,将有助于家庭关系的改善。
关键词:
观念,情绪,自私
要点:
如果你一生中的重大决定都是依据父母会如何想的,那么到最后你也会失去自己最后的自由之地。
既然我们在一个家庭里彼此联结,那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和情绪变动就变得很自然也很正常,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需要为这些情绪负责。
错误的观念,也带给我们很多痛苦的情绪。在我们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因为触发了内心深处的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情绪,虽然我们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这点。
一旦我们厘清了是否是观念以及什么样的观念在影响我们,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究竟来源于哪里,这时候做决定就会清晰得多。
对抗型就不那么容易分辨了,对抗型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和控制,但是由于情绪的激烈程度,对于父母的反应的重复性和期待性,以及行为还是主要针对父母而非出于自己的本愿都表明,对抗型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千丝万缕的纠缠关系仍然无法被斩断。
情感上的独立是你真正理解并且接受自己的情绪,忠于自己,成为自己,这样自己不仅独立了,也和家庭有了健康的联结,并且使父母也成为了他们自己。
当你抛开了父母或其他人想强加给你的观念、情感和行为,可以不受约束地选择自己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时,那你就算开始正视自己的情感,并且开始「自我界定」。
表明立场即表明自己可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不可以商量,这样一来,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明白哪些事情对我们才是重要的。
思考与讨论:
现在重新想想你最近与父母的一次争吵是为了什么?你的态度是什么?这个态度是基于你自己的心意还是父母的意愿?试试用书中的内容来重新梳理一下这件事情和你的态度。
№12 思考与讨论
昨天我们开始去寻找那些隐含在我们情绪后的真正观念,并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但是这只是开头。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改变,但这不是说过去就不重要了。我们需要对过去进行一次痛苦的剖析,去重新回忆童年,看看到底是谁应该对我们的痛苦负责。
不要小看这一次回溯,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过去太多虚假的事实被内化在了心里,控制了我们的现在,除非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责任进行评估,否则我们将背着耻辱和自怨自艾的包袱继续生活。
外界的帮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回溯过去的时候,一个互助小组或者心理咨询师会给你更多帮助,朋友或者伴侣可以给你鼓励,你不是孤单的,也不需要孤单地进行这场疗愈的旅行。
在今天的阅读里,我们要了解我们童年的那些伤痛,那些我们过多的承担究竟该谁来负责?我们是否也需要为现在的痛苦而责备自己呢?我们要如何排遣无处安放的愤怒和悲伤?
№13 他们没有承担责任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都在谈论我们的父母是如何不负责任,但是在这里,再和我念一次:我的父母没有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使我的童年因承担过多责任而充满痛苦。
是的,我们的父母没有承担起责任,但是放在童年的环境里看,你可能会说,“我的父母生病了”“我的父母有自己的烦恼呀”“他们是为了我好”之类的话。所以把责任归咎于他们似乎显得很不厚道。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虐待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烦恼、病痛和考虑,但是这是一种假仁假义的暴力,同样也属于情感的冷暴力,作为父母他们不够关心我们,不够体贴我们,无论是有心无力还是根本不关心,这都是标准的不称职。
我们无论多大,内心都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代表了我们的童年,代表我们脆弱而无助的一面,静下心来,我们可以跟内心的孩子说说话,一起来练习阅读完这些句子:
你不该为他们的不幸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骂你难听的话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打你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狠心或者嘲笑你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忽视你或者不理你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该被爱负责。
你不该为他们自己的难处而不管你负责。
你可以自由地描述这些句子,记住用「你不该为他们……负责」的句式。多熟读几次后,你可以把「他们」换成真正的责任人「我的父母」。读这些句子也不一定会立刻奏效,但是这对于唤醒你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感受是有效的,通过多次练习,你的内心小孩会轻松很多,最终你会逐渐真正地承认:你不必为你的伤痛负责,是你的父母需要为你承担太多责任感到痛苦而负责,然而他们并没有做到。
№14 知道真相之后的愤怒
在我们逐渐了解和接近童年的真相后,意识到我们的父母当年没有负起责任,因此给我们造成了许多伤痛。这时候,你能明显感受到愤怒、悲伤、绝望各种心情都交织而来。这很正常,所以尽管让你的情绪涌上来,把情绪表达出来,想办法把这些情绪发泄掉。
在我们回想起童年真相的时刻,最具有破坏力的情绪可能是愤怒。不必为自己的愤怒感到不安或者担心,但是务必让我们的愤怒得到有效的宣泄。在这里,我想说的宣泄方式不是忍受或者自我牺牲,也不是用食物、酒精和性来麻痹,这些都不是有效的化解方法。愤怒也是很有用的动力,不要把这么好的动力放在糟蹋自己的人生上。下面我们会有一些更好的处理方法:
允许愤怒出现,接纳愤怒的自己。愤怒和快乐一样,都是人类正常情感的一部分,不是对也不是错,只是一种情绪。愤怒可以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号,它传达了你内心的不满,告诉你内心的小孩在生气。
让愤怒流露出来。你不是人民币,不需人见人爱,生气时你需要表现出生气,撇嘴,拍桌子,向你信赖的朋友吐槽你在生什么气。别对惹你生气的人进行口头攻击和人身攻击,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还会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通过运动化解愤怒。体力劳动都会增加身体中的内啡肽(一种使人觉得幸福的化学物质)的分泌,不必强求自己去跑步骑车,收拾一下房间都会让你觉得好过一些,你的精力也会有所提升。
不要让愤怒强化自己的反面形象。没有人不会生气,否则他一定是情感中枢受损,也就是脑子坏了。对父母感到怨恨不意味着你是个坏孩子,大声地告诉自己“我很生气,我有权利生气,如果我因为生气而有负罪感,这可能是我内心想要化解怒气,这没什么,这不表示我不该生气”。
把怒气用作自我界定的动力。我们如果在生气的话,一定是因为内心的不满,你可以趁机厘清自己到底能忍受父母哪些行为,不能忍受父母哪些行为,这能有效地帮助你跳出原来一味忍让或者凡事都要斗争的旧思路。学习了界定,你下次就会从「我因为母亲总是唠唠叨叨而烦恼」,变为「我不会让母亲再贬低我的选择了」。
№15 悲伤接踵而至
在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作为后,我们先是愤怒,继而悲伤,再后来是无力和绝望,最后是遗忘和平淡,这如同失恋或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结束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周期。在经历了各种形式的愤怒的冲击之后,我们会陷入悲伤之中。
像愤怒一样,我们也需要承认自己的悲伤,往心的深处看去,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小孩其实很弱小,很想哭,因为他/她的童年被掠夺去了,安全感和信任感都被一片片地削弱,天真和爱也逐渐被消耗掉,那些属于孩子的美好情感与品质,他/她都没有完整地理解过、体验过和被培养过。
成年的我们很少因为回想起这些事情悲伤,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不去想,不去承认,好像这样就能够还给童年一个虚假而美好的梦境一样,但梦终究是会醒来的,此时悲伤会接踵而至。
这不是一件坏事。每次我们不得不「坚强」面对生活,或者去关心其他人,或者假装忘记发生过的坏事,就好像从根部把我们铲掉一点,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最后的一铲子会让我们倒下,让我们的情绪崩溃。要是我们能在悲伤的时刻好好体验悲伤,从开始到结束地体验整个情绪的流动,让它自然地流走,我们才得以找到情绪原来的平衡,不至于在某个时刻突然崩溃。
除此之外,作者还建议你在这段悲伤的时间里多向爱你的人寻求理解和支持,并且在每周列出十件能带给你愉悦的事,可以是泡一个澡、和朋友看看电影、多打几次球之类的。悲伤终将过去,请大胆向前吧。
№16 做个大人吧!
你已经成年了,是个大人了,可以承担很多你应该负起的责任了。还记得为什么我们要开始这场疗愈之路吗?因为这个时候你有了独立的权利和自由,你有力量,有支持了。是的,我们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幸,但是阴影不能缠绕我们的一生,我们现在有力量去面对了。
现在,我们有一些有力量的话,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一点: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当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负责。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当正视童年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当接纳自己,治愈心中的那个孩子。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当有勇气去面对我对父母真正的感觉。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当有勇气承认童年发生的事情与我现在的关系。
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同父母的关系中,我应该去摒弃那些伤人的、苛刻的和残忍的行为。
同样,这些目标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开始会很困难,中间我们也会因为做不到完美而想到放弃。回到旧有的习惯也许看上去会很轻松,但是你内心弱小的孩子是没办法一直等你的,你要去解救他/她,让他/她不要再责怪自己了,相信你自己是有力量的。
№17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一些感性的内容,它可能让你回想起很多情绪化的时刻,愤怒的、悲伤的、痛苦的,如果是这样,不要担心,这表明你在努力。
关键词:
责任,愤怒,悲伤
要点:
不要小看这一次回溯,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过去太多虚假的事实被内化在了心里,控制了我们的现在,除非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责任进行评估,否则我们将背着耻辱和自怨自艾的包袱继续生活。
我的父母没有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使我的童年承担过多责任而充满痛苦。
这样的父母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虐待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烦恼、病痛和考虑,但是这是一种假仁假义的暴力,同样也属于情感的冷暴力,作为父母他们不够关心我们,不够体贴我们,无论是有心无力还是根本不关心,这都是标准的不称职。
别对惹你生气的人进行口头攻击和人身攻击,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可能还会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在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作为后,我们先是愤怒,继而悲伤,再后来是无力和绝望,最后是遗忘和平淡,这如同失恋或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结束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周期。
每次我们不得不「坚强」面对生活,或者去关心其他人,或者假装忘记发生过的坏事,就好像从根部把我们铲掉一点,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最后的一铲子会让我们倒下,让我们的情绪崩溃。
开始会很困难,中间我们也会因为做不到完美而想到放弃。回到旧有的习惯也许看上去会很轻松,但是你内心弱小的孩子是没办法一直等你的,要知道他/她还在等你的解救,你要去解救他/她,相信你自己是有力量的。
思考与讨论:
找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对着照片说说你想对内心的小孩说的话,特别是那些关于你和你父母的问题。
当你做完上一项,感受此刻的情绪,如果你感受到愤怒或者悲伤的话,试试列出十项能让你情绪一下子变好的小事来,并尝试去践行这些小事。
№18 思考与讨论
前几天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做练习,一起看了各种符合自己情况的观念、情绪和行为的表格,弄清楚了事情该由谁负责,并学习了如何处理愤怒和悲伤,这都是在为一件事做准备,就是与父母的对峙。
简而言之,就是和父母谈谈自己童年里那些不堪回首的给你带来伤痛的往事,告诉他们发生过的事情给你造成了怎样的伤害,以及对你现在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包括对现在你和父母关系的影响。最终,我们要对那些至今还在对你产生伤害的事情做出一个了断,告诉父母他们能做些什么。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作文课可能都写过一篇作文,叫《说说心里话》。现在就是一个时刻,要把你心中最困扰你的那些过往和事情说出来,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说出来,这一次,我们也要好好和父母说说心里话。
在说心里话前,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次严肃的谈话,所以谈话前要怎么准备?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就从这里开始说起。
№19 难道我们就不能和和气气地相处吗?
我们好不容易现在长大了,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和自由,要再去主动向父母挑起这一场「战争」,好像有些多此一举。但是你要记住,对峙是打开新生活的一把重要钥匙,并且这些毒素如果你不主动把它给清除掉的话,就会传给下一代甚至身边的人。对峙是有用的,在作者经历过的无数案例中,很多人的生活都因为对峙有了积极的改变。因为一旦人们去做了,就是在直面内心隐秘的恐惧,就可以开始改变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力量均衡。
想到要和父母对对峙,不少人的反应大概都会是:“难道我们就不能和和气气地相处吗?”说出这一否定的回答可能是出于两种原因:勇气不足;已经做过尝试而失败了。的确,要去这样挑战父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我们好像已经忍让了太久而忘了还要挣扎和自救,我们不敢正视父母,害怕承认很多东西从前未曾从父母身上得到、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的事实。事实上,无论去不去对峙,恐惧和悲伤都一直伴随着我们,只有积极主动采取对峙行动,我们才有新生活的希望。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都在年轻而充满希望的时候,同父母有过一两次对峙,但是我们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我们的父母,仍然轻车熟路地回答我们:“我忘了”“你这儿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养你这么大,你只记得我的不好”“这都还不是你的错,你真是个小心眼的人”,这样的言语伤害如同利剑让我们吓得不敢再张口。但是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知道这次对峙可能不会有积极的回应,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们,而是为了释放我们自己,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对父母说实话,为以后与父母的健康的关系定位。以父母的反应态度为标准的对峙是危险的。
№20 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与父母的对峙称为一场战争一点都不为过,虽然极少有概率会出现身体上的冲突,但是气氛之紧张与思维的斗争都是具有极大冲击力的。同战争一样,我们需要装备好自己才能去上战场。
首先,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坚强面对父母可能产生的一切反驳、否认、责难和愤怒等各种情绪。对峙可能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负面情绪,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除非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例如父母出现骂人、打人、摔东西、无法控制情绪,甚至要杀人的情况时),不然都得继续对峙下去,不能因为想祈求一时的和平而中断我们所做的一切。
其次,我们自己是无法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的,所以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很有帮助。你的支持系统可以是你的其他亲戚、朋友、伴侣,如果可以,最好有互助小组和心理咨询师,他们专业的帮助能够让你在面对对峙期间和对峙后的结果都更有针对性。
再者,你需要好好演练一番,像我们都看过或参加过的辩论赛一样,我们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对方可能的反应都列出来,反复练习。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如何来应答父母的责难吗?多用非辩护式和表明立场的语言来回答,记住自己的边界。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在认清童年的不幸责任不在于自己后,才能展开行动。我们的父母早已习惯把责任推卸给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认清楚责任在谁身上,只会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具备了以上的条件后,再加上一些信心,你就可以去和父母对峙了。写信和面对面谈话都是很好的方式。记住,无论是写信还是面对面对峙,你都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准备谈话和书信内容:写出父母当年对你做的不恰当的事;描述自己当年的感觉;告诉父母这些事是如何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传达出对父母目前的要求。
在对峙前,你可以这样告诉你的父母一些规则:“我要和你说说从没和你说过的心里话,希望你能听完,因为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困扰我很久了,所以请不要打断。在我说完后,会有充足的时间让你说你想说的话,好吗?”
№21 父母可能的反应
中毒的父母很少会听完你说话,多数会反击,而且他们的反击也许会相当老套——说你是个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孩子,或者说自己感到无比伤心,精神颓丧。这样的结果都非常常见,所以别太害怕。记住,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应对。如果你能在他们的狂怒、指责和威胁下稳住,那么你就可以经历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下面我们会有很多例子来帮你反复练习。
1.「我不记得有这种事。」否认是焦虑的父母常用的伎俩,他们不敢面对现实,所以会强词夺理,说你在夸大事实或者这事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来,他们就把事情的重心放到你在撒谎或者耍小孩子脾气上。
你的回答:「不能仅仅因为你不记得就否认发生过这种事。事情已经发生,伤害已经造成,即使当时是孩子的我也感受到了痛苦。」
2.「这是你的错。」这和否认事实一样,都是中毒的父母逃避承担责任的借口。他们心中其实多多少少都意识到了严重性,但是害怕承担责任。他们会利用父母的权威,说你在孩子时期是多么令人头疼,甚至会把当年你冒犯他们的事情一件件拿出来说。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假装同情你,说,“你现在的问题是找不到工作/没有对象/不能独立生活吗?跟我们发火有什么用!”
你的回答:「你可以说这是我的过错,但是这也不能抵消你对我小时候的伤害,一码归一码,翻旧账并不会让我们的谈话更有效。」
3.「我已经很努力地当个好妈妈/爸爸了。」这种话常常从沉默地迫害孩子的父母口中听到,他们也许不是直接伤害你的人,但是沉默和无所作为让他们一样逃避了做父母的责任。他们会为自己辩解,“你都不知道我当时在受什么罪”“我已经尽量阻拦他了但是我做不到”。这样也许会让你同情他们,但是这种置自己的需求在孩子需求之上的做法,并不是合适的。
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努力了,也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但是我想让你明白,你当年的做法的确伤害了我。」
4.「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孩子,你不能这样对我。」这是反应更加激烈的父母会常常说的话,他们利用你对他们的爱,谴责你伤了他们的心,表现出失望和伤心来。有时候,这种伤心是真实的,但是也无法掩盖想要支配和控制他人的性质。
你的回答:「我很抱歉你感到难过,但是这一点是我不会放弃的,因为我也伤心太久了,从童年到现在,阴影都伴随着我。」
无论父母的反应是沉默的、激烈的甚至最终让你无法继续对峙下去的,要知道尽力对父母直言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在不伤害到自己的情况下,即不要造成身体冲突和健康伤害,尽力把这次心里话说完。当然,也许有的父母会大吼大叫,不断歪曲或打断你的谈话,也让你不得不终止对峙,但在尽了最大努力的情况下,这都不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22 面对年迈体弱的父母或者已经去世的父母
有两种稍微特殊的情况,我们会发现不是那么容易和父母对峙:一是当父母年老体弱时,二是父母已经去世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不用多说,当父母都已经孱弱到无法去承受我们要给他们的冲击时,要去下狠心和父母对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这样我们的内心也不见得会平静下来,于是很多人都在其间挣扎不已。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咨询你父母的医生,和医生讨论一下情感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父母本身的情况来判定,保证我们的父母不会有健康上的太大问题。万一父母已经孱弱到无法承受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信或者转换角色的方式投入到心理咨询中,注意,当你写完信后,不要把它发出去,你可以读给父母的照片听,或者和自己其他的家人交谈。作者本身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她接待的个案里,不少人都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了很大的受益。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去世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和父母对峙了呢?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控制可以从坟墓里爬出来」。同上面的做法一样,你可以写一封信,在父母的坟墓面前读,这样可以给你一种很强的面对面的感觉;如果不方便,就选他们的照片,或者一把空椅子,或者任何亲密的愿意暂时充当你父母角色的人来听。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你能因此明确地理解到,改变只是你单方面需要做的事情,父母的回应和态度并不是那么重要。
№23 对峙后的结果
作者提供的案例表明,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可能有好有坏,而我们自己才是受到最大震撼的人,我们可能因为终于实践了对峙而感到万分解脱,也可能因为不知道父母还会有如何的反应而倍感焦虑。无论如何,要体验到对峙产生的长远益处需要花些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最终你能发现对峙给你带来的不是兴奋也不是失落,而是逐步提高的自信和不断积累的心理能量。
你会得到大概三种情况的结果:
第一种,你的父母对你的痛苦表达出了一定的理解,并且表示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这种诚意是非常棒的,也预示着你们中毒的家庭关系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你可以成为父母的老师,和他们共同交流和探讨平等健康的家庭关系,也可以趁机抛出自己的边界,让他们知道你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这种局面出现得不多,因为对峙的局面的确能给你的父母极大的震撼。
第二种,你的父母没有表现出要悔改的态度,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切都和以前没什么不同。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回到你自己的安全地带,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降低对他们的期望,使自己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虽然有些抱歉,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话,你可以和父母在更多比较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方面有些交流,总之,不要以牺牲你的精神健康为代价。
第三种情况相对比较糟糕,就是你的父母认为你触怒了他们,扬言要和你断绝关系,或是他们中毒的行为变得更加严重。他们这种强力的负面情绪会让你更加怀疑自己,千万不要就此妥协!你的这些怀疑、犹豫和不安都是很正常的,而中毒的父母就是想利用你这些不安的情绪,让一切都回到畸形的平衡中,回到你的无尽的忍耐之中。这个时候,为了你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尽量和父母舍弃关系,可以试着与父母中断至少三个月的往来,试行分离,再来看看情况如何。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除非到了糟糕的地步才使用,但你需要一个不受伤害的环境,一个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将过去的旧账结算,停止亏欠自己。
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你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而这种伴随你的恐惧让你在父母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太久了,说出来就是消灭它的第一步,你已经非常棒了。
№24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完整地过了一遍对峙的准备、方式、过程和结果的应对,你现在应该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那么,就请从现在开始准备吧!
关键词:
对峙,准备,结果,成功
要点:
这些毒素如果你不主动把它给清除掉的话,就会传给下一代甚至身边的人。
要去这样挑战父母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我们好像已经忍让了太久而忘了还要挣扎和自救,我们不敢正视父母,害怕承认很多东西从前未曾从父母身上得到、将来更不可能得到的事实。
首先,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父母可能产生的一切反驳、否认、责难和愤怒等各种情绪。
其次,我们自己是无法承受大量的负面情绪的,所以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很有帮助。
再者,你需要好好演练一番,像我们都看过或参加过的辩论赛一样,我们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和对方可能的反应都列出来,反复练习。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要在认清童年的不幸责任不在于自己后,才能展开行动。
无论父母的反应是沉默的、激烈的甚至最终无法继续下去对峙的,要知道尽力对父母直言已经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在不伤害到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下,尽力把这次心里话说完,同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中止或结束这次谈话。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咨询你父母的医生,和医生讨论一下情感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父母本身的情况来判定,保证我们的父母不会有健康上的太大问题。
无论如何,要体验到对峙产生的长远益处需要花些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最终你能发现对峙给你带来的不是兴奋也不是失落,而是逐步提高的自信和不断积累的心理能量。
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你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而这种伴随你的恐惧让你在父母面前夹着尾巴做人太久了,说出来就是消灭它的第一步,你已经非常棒了。
思考与讨论:
想想自己有想与父母对峙的想法吗?如果有,你可以演练一次整个过程。从准备和选择对峙的方式,到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你的回应都练习一遍,就算你暂时不去实施,相信也会让你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清晰。
№25 思考与讨论
在中毒的家庭里,很容易孕育出中毒的孩子,他们也是潜在的父母,所以积累下来的毒素可能会越来越多,无法断绝,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来自中毒家庭的孩子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他们被影响得非常直接,因为他们有着酗酒,或喜欢虐待他们,或喜欢控制他们的父母,这些孩子容易表现出胆怯、不信任他人、无主见、缺乏自主能力的性格特点;另一种的影响更恐怖一些,这些孩子长大后,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得能够独立生活,然而他们常常在亲密关系中寻求或者像中毒父母的伴侣,把自己童年在父母身上缺失的爱投射到伴侣身上,希望他/她能改变、弥补童年的缺憾。所以这些孩子既爱着伴侣,又想改变伴侣,最后只能两败俱伤。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不去勇敢地打破这个充满毒素的成长周期,我们就永远没办法和这些讨厌的情绪以及带来的影响彻底割裂。当我们自己也成了父母后,也许会不自觉地产生与父母相似的行为,在这一章里,你会学到如何打破这个可怕的周期循环,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比你的父母要好。
思考一下:如果你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以后,你会怎样对待他/她?如果你现在已经是父母了,你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26 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
如果你是中毒父母的子女,当你也成了父母的时候,很多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重现当年家里的场景,比如受到家暴的孩子以后很容易变成施暴的一方,但是我们一定都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这种苦难和折磨了,下面几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你中断你的重现行为。
承认自己在重蹈覆辙。在我们离开了中毒的父母后,经常会发誓和自我提醒:我永远永远都不会像我的父母一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但是只是这么简单地自我承诺却并不能将我们从重复模式里解救出来。当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伤害是有的,爱也是有的,这两种东西常常交织在一起向我们扑过来,让我们对它们无法割开来看。
但是爱并不是和折磨还有痛苦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被这样给予了「爱」,只不过我们是这样被教的,「爱」真正的意义是尊重、关爱和接纳。只要你还能察觉你给他人的这种「爱」其实是在重蹈覆辙你父母的行为,那就说明还有选择去改变,承认自己的行为模式很重要,这能帮你从根源上逐渐铲掉那些令你愤怒和痛苦的东西。
学会道歉。还记得你的童年吗?当你受到父母的伤害时,最希望得到什么?大概都是父母的道歉。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父母给你的道歉是软弱的表现吗?不是的,这是真诚和勇气。所以当你长大后,你的孩子依然不会觉得道歉是因为你软弱。自觉的道歉是勇气的象征,发自内心的道歉是真正能打破毒素周期的行为之一。
当你向孩子道歉时,你就是在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感觉和洞察力,这也就是在告诉他们,「你觉得我对你做的事情是不好的和不公正的,你的感觉很对」。父母的道歉,以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也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讯息,即犯错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能够承担责任。通过道歉,你和孩子都塑造起了关爱他人的行为模式。
保持学习。一个人成为父母,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试测试的,其实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现在市面上有这么多的育儿读本、教育书籍和社会团体。如果你从未知道一个好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各种情况,那上面提到的几种途径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成为一个好父母。不要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如果你能意识到学习的意义,那你就比一般的父母都要棒了。
№27 不做沉默的旁观者
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说过,有一种潜在的伤害者,即那些看到我们受到伤害却袖手旁观的父母一方吗?如果我们也成了父母,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哪个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一方已经开始向孩子输出毒素,那我们作为另一方,绝对不可以再沉默下去。
这对曾经发生身体、语言和性虐待的家庭里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要想打破这一家庭里的中毒周期,就得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孩子不受另一半的语言伤害,不受到身体上的暴力,让孩子远离性侵害。
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更加强势一点,因为伴随暴力而来的伤害非常具有破坏性。可以从小就给孩子普及好性知识,让他们知道如何防范周围的侵害;如果你和中毒的父母仍生活在一起,你也可以公开地在家中宣告,家里的孩子会受到你的保护,你会防止任何可能发生的性骚扰和身体暴力事件;甚至你可以带走你的孩子,离开你暴虐成性的伴侣,或者以此为契机让伴侣接受治疗。这些都是你作为父母可以做的事情,你可以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来改善家中的情况,一旦你开始努力,就已经比当年你的父母做得要好得多了。
№28 「逃避不可耻也很有用」
与父母对峙,是我们去直接解决童年留下来的创伤问题。但是我们很难如愿让父母承认他们造成的伤害,并承诺做出改变,所以当尝试对峙后,也许父母会有一些让步,但如果父母仍然持续其负面行为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与父母对峙,放弃继续受他们影响,放弃让父母改变而让自己好受一点的做法,放弃幻想他们会有一天给你应有的关爱和支持。理智上,我们知道童年都没有得到的爱与关怀现在更难以得到,但是要想真正地放手,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逃避这个问题,并不是要让你到处去躲着,不管和父母的问题,等问题一来再想办法解决,而是树立一道保护层,你所做的,只需要向父母宣告你现在和将来会对他们采取的态度和做法,等下次他们还想来控制或伤害你的时候,把问题留给他们,把他们隔绝在自己生活的另一边。
这也是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开始,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等父母批准你成人,但是这种权利实际上在你的手中,等你放弃斗争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去担心和实践,根本没有时间再花费在与父母的纠葛上。
你越能界定自己,就越自由,越独立。这当然对中毒的父母来说是很烦恼的,他们一定会有负面的反应,一定会对你的行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但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需要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方各面中踉跄而行,准备好犯错误,感受焦虑,经历恐惧,偶尔内疚,偶尔迷茫。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你在这个过程里,慢慢不会再被这些情绪所奴役,而是成为情绪的主人,感到作为人的丰富和饱满。
当你能勇敢地把握和父母的关系时,你就会发现你在其他关系方面会更加自信,更加专注,尤其在与自己的关系上,会有很大的和解与改善。你也会更加理解「爱」是怎么一回事,不是彼此折磨,不是加以批判,不是束缚和控制,是尊重、关爱和接纳,是自由。
№29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书本最后两章的阅读,学习了作为父母的我们有哪些办法可以更好地与我们的孩子相处而打破原有的中毒周期,也明白就算对峙后父母仍然继续伤害我们,继续他们的负面行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放弃,逃避不可耻并且很有用。
关键词:
周期,学习,放弃
要点:
爱并不是和折磨还有痛苦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被这样给予了「爱」,只不过我们是这样被教的,「爱」真正的意义是尊重、关爱和接纳。
父母的道歉,以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也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讯息,即犯错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能够承担责任。通过道歉,你和孩子都塑造起了关爱他人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要成为父母,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试测试的,其实这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们也成了父母,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哪个父母的责任,如果父母一方已经在开始向孩子输出毒素,那我们作为另一方,绝对不可以再沉默下去。
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更加强势一点,因为伴随暴力而来的伤害非常具有破坏性。
理智上,我们知道童年都没有得到的爱与关怀现在更难以得到,但是要想真正地放手,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的。
你也可以继续等父母批准你成人,但是这种权利实际上在你的手中,等你放弃斗争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去担心和实践,根本没有时间再花费在与父母的纠葛上。
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需要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方各面中踉跄而行,感受焦虑,经历恐惧,偶尔内疚,偶尔迷茫。
思考与讨论: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父母,想想自己有没有在重蹈自己父母当年的行为?如果有的话,按照书里的方法,可以尝试着逐渐戒掉;如果你还没有成为父母,想想自己可能会出现哪些行为?
读完“放弃”一章的内容,你觉得「爱」对你的含义是什么?你想要的「爱」和父母给予你的有多大的重合度呢?你该如何正视那些不重合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