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神的恩宠
很多人都以为,导演是光鲜亮丽的职业。你看啊,在拍片现场,他们稳坐导演椅,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在电影首映式上,面对无数观众,他们手持话筒,侃侃而谈创作心得;在影视杂志封面,他们不时露把脸;各种电影颁奖典礼上,也从不缺他们的身影。真是越羡慕死人。可是,天底下的事有得必有失,我们只看到导演在人前吃香喝辣,有谁知道他们的憋屈、抓狂和无奈?
导演,是摄制组的灵魂人物。几乎每一部电影开头,都会有两个标志性镜头,一个是电影公司LOGO,另一个就是导演大名。导演,既是艺术家,也是劳动者。但这个活儿,不好干。有人干了一辈子,导了多部电影,仍默默无闻;有人仅凭一部电影,就能一炮而红,成为国际导演。可见,这一行里有大学问。
《我们一起拍片!——安杰伊·瓦伊达导演札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接地气的拍片指南。作者安杰伊·瓦伊达,波兰人,著名国际电影导演,也是波兰电影领军人物。20世纪50年代初,瓦伊达放弃学美术,投身电影圈。28岁时,拍了处女作《一代人》。这部电影为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波兰电影注入活力,催生了波兰电影学派。接着,瓦伊达又接连拍了《下水道》和《灰烬与钻石》两部电影,这三部电影被誉为波兰电影“战争三部曲”,它们奠定了瓦伊达的在世界影坛的地位。瓦伊达本人,也被称为“用作品改变了国家”的导演,他的电影美学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同时又饱含诗意。瓦伊达的《铁人》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他的多部影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2000年,瓦伊荣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这本书,成书于1986年,可以说是瓦伊达的工作手札。书中主要分享了他多年的拍片经验和对电影艺术的心得感悟。整本书的结构,就像拍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到正式开拍,再到后期制作,每一环节都有详尽描述,为电影工作者及电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操作指导。
每一部电影背后, 都站着同一位母亲,叫导演。电影,是导演的思想及情感艺术化表达的结果。而导演的工作内容复杂繁琐,导一部电影,第一步从哪里开始呢?
当然是剧本!导演负责发现好故事,而编剧则要用最精准的语言,将剧本主题和精髓传达给导演。有些编剧功力尚浅,以为只要将故事细节和人物动作写得越详细,就越不会出岔子。瓦伊达认为,这种思路是错的。表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演员的即兴发挥,所以写得细,并不代表能演得好。对话也是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瓦伊达认为,来自文学作品的对白,普遍过于文雅,不自然,所以编辑一定要将它们口语话,这样呈现在银幕上才不会觉得生硬。剧本必须做到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但这并不是说,导演就必须得按剧本来,不能自由发挥。有很多导演都有现场现改剧本的经历,著名导演王家卫甚至可以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继续拍片。可见,剧本只是导演完成电影作品的辅助工具,并不是要给导演套上辔头。有些年轻导演喜欢把更多精力放在分镜剧本上,认为那样画面才会完美,瓦伊达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在电影中,导演应以影片基本构架和故事素材为重心,过于关注分镜头,会影响影片整体效果。
好导演眼光都很毒,尤其在选角上。他能一眼看出,哪个演员适合哪个角色。选主角,必须要经过试镜环节。对此,瓦伊达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在试镜前,不要让演员知晓台词。一旦演员有所准备,将干扰试镜的真实性;第二,尽量鼓励演员自由发挥,不要轻易打断演员表演;第三,应控制试镜人数。太多人试镜,会造成彼此之间互相模仿演技;第四,试镜工作不能由副导演代替,只能由导演亲自完成。 一旦选定主演,导演必须全然地信任主演,且能给予主演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主演说戏是个技术活,导演应言简意赅,尽量避免废话套话。否则,主演很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无法领会导演到底要说什么。
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配。很少有电影是一个演员自己独立完成的。所以,在一部电影里配角很重要。从怎么选配角上,特别能看出一个导演的水平。好导演往往会选一些本身特质强烈的演员来担任配角,这样的配角,尽管在电影里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戏份,但因为他独一无二的特点,还是会被观众牢记。瓦伊达认为,如果一部电影里,所有配角都显得可有可无,那不代表配角演技差,只能证明导演功力不行,没能发掘出配角身上的闪光点。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周星驰。在周星驰导演的影片中,最大亮点除主人公之外,是那些形形色色的配角。比如,黄金绿叶吴孟达、石榴姐苑琼丹、龅牙珍陈凯师、如花“妹子”李健仁(好吧,“健仁”这两个字真的很喜感),等等。有人曾采访这些演员,他们都表示,虽然周星驰在片场要求极为严苛,但不得不承认,在周星驰调教下,他们的演技得到了飞速提升,出演周星驰电影为他们聚集了极大人气,很多观众因此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演艺事业也由此走向高峰。在周星驰眼中,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与他多年前跑龙套这段经历有关,刻骨铭心的痛楚,让他在成为导演后,更能发掘小演员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也更愿意给小人物更多出头的机会。
扯远了,再说回来。瓦伊达认为,排拍摄日程表是导演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日程表,导演可以掌握拍摄整个进度。瓦伊达认为,为了高效工作,发生在同一场景内的戏,最好一次性拍完。拍外景戏,剧本必须详细注明拍摄季节,这非常重要。一旦日程表拍乱了,就会造成很多意外情况发生,会拖延拍摄进度,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相应的,导演也会承受更大压力。 拍电影是项大工程,感觉像老虎吃天。究竟要从哪里拍起呢?瓦伊达认为,必须从重头戏开始拍起。如果一开始就拍次要场景,会让演员懈怠,离角色越来越远。而且,从次要场景拍起,也会影响整个剧组的士气。另外,照明、摄影、道具、服装等工作也都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和导演密切配合,少了其中任何一项,整个电影都无法顺利完成。
好导演一般是这样的:既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又能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如果想拍出优质的原创影片,导演需要给合作伙伴(尤其是演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因为人只有在自由的空间,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电影的后期制作也很重要,尤其是剪辑和配乐。瓦伊达认为,导演可以一边拍一边剪。如果有不满意的镜头或者需要补拍镜头,可以随时再拍,因为这时电影没拍完,剧组人员还没解散,想找谁都很容易,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可以保证随叫随到。
瓦伊达认为,在电影中,一段好配乐,可以胜过主人公的千言万语。有人说,好配乐是听不到的。这是对配乐师的最大褒奖,这意味着,配乐与电影水乳交融,合而为一了。这一点,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比如,日本经典电影《千与千寻》里,优美清丽的配乐让整部电影主题突出,意味深长,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这本书快结尾时,瓦伊达专门谈到了电影艺术本质这一严肃主题。他主张“艺术为公众服务”的观点,反对电影只属于少数精英的专享福利这种论调,对萨特的“他人即地狱”也嗤之以鼻。瓦伊达认为,电影审查有两种,一种来自于艺术家内在的自我要求,另一种来自于国家相关机关的审核。导演不得不夹杂自由表达和严格的审查制度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通常,瓦伊达会在电影送审之前,先剪掉电影敏感部分,换另一种婉转的不易察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保持电影作品完整性不受损伤。 导演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受到大环境限制的情况下,真正的导演还是会想办法避开雷区,也不受大众想法左右,创作出独立的作品,真实地进行自我表达。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对尊敬真正的艺术家的原因。
瓦伊达郑重地告诫大众,一个国家要想拍出高质量电影,国家就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电影创作,更不能指派外行来管理电影人。否则,神仙也拍不出好电影。新世纪以来,瓦伊达和朋友合办了一所电影学校,专门教授电影相关知识和技巧。他本人也因此多了一个身份:电影教育工作者。瓦伊达建议年轻导演应熟悉音乐、文学及绘画这三门艺术,它们和电影是近亲关系,多学这些知识对拍摄电影很有帮助。
当时正值八十年代中期,波兰及东欧局势动荡不安。作为一名艺术家,瓦伊达敢于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体现了一名艺术家的风骨,令人敬佩!
其实,所有艺术作品,都是从艺术家内心流淌出来的,艺术家借“上帝之手”,将其呈现给观众。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一部能够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的电影,一定触动了观众的某种情感,传达了观众的某种诉求。观众从电影中,看到了美好和希望。一定是这样。
所以,下次当我们看到一部好电影时,在感怀之余,别忘了,在心里感谢导演。
2018.6.17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