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淤堵是万病之源,你知道为什么吗?

根据经络分布的规律,《黄帝内经》讲:“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根据十二经脉这种分布规律,不难发现人体有一个天大的奥秘,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

根据中医观点:阴属寒,寒则凝的定律。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

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

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腹部有多重要?

中医认为:

1:腹部是人体生命点

任脉:有统任全身的阴经,调节五脏的作用;

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调节六腑的作用;

冲脉:总领全身气血,根据任督的调节,营养五脏六腑全身经脉。

2:腹部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集装箱

包括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子宫等脏腑,如果腹部经络不通,温度过低,都会影响脏腑机能。而腹部的保养对调理这些脏腑的慢性疾病会起到直接的效果。

为什么男不露背女不露腹?

《易经》卦象腹部为“坤”卦,而女性在八卦里本身就是以“坤”卦为主卦也为土,因此,腹部对女性的寓意要超过男性,总体来说,男性是以胸背部为重要点。因为他代表的是乾卦为金。

故很多现代的女性朋友很多妇科病都来自于对腹部和腰部的不重视,尤其是露脐装与低腰裤最为害人。

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不知道,腹部的“肚脐”和对面的“命门穴”是必须层层掩护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两个部位如果平时不加以保护,时常露在外面受风着凉,直接的后果就是: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栓塞、巧克力囊肿、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的产生。

所以“男不能露背、女不能露腹”的古训是一定要记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女子多有肚兜对腹部进行保护的原因,

肚脐是先天胎儿在母体接受营养和精气的唯一通道,出生后就被阻断了,但是其非凡的意义还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

腹部淤堵会出现哪些问题?

1. 虚寒体质,如怕冷多汗、寒热往来、手脚冰凉等。

2. 男科、妇科问题,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痛经、月经不调等。

3. 内分泌问题,如皮肤晦暗、粗糙、长斑、长痘等。

4. 肠胃不好,如便秘、腹泻、腹痛、胀气等。

5. 肥胖、肌肉松弛、下垂、胸部萎缩外扩等。

6. 免疫力低、衰老得快。

7. 不孕不育、宫寒等。

腹部淤堵怎么办?

直接拍打腹部和做卧位拉筋,是疏通腹部经络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带脉在腹部,是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束诸脉”的作用。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瘀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和疏通。而且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拍打此处有同于拍打胆经之妙。

腹部拍打的好处:

1、消除腹部脂肪,恢复美好身体,收腰、挺胸。

2、加强肠胃的蠕动,改善便秘、便溏等问题,加强人体消化吸收,排除肠道沉积的毒素,有效祛痘、淡斑,呈现健康肤色。

3、提高生命点能量,促进全身经络气血的畅通,改善月经失调、手足冰冷、胃部寒凉、失眠头痛等问题,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4、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功能,有效的预防三高问题,保护肝脏。

拍打的方法很简单:1、手需放松,拍打需用实掌。2、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频率大概与心跳一致。3、拍打同一地方需要坚持20分钟以上,一天至少拍打一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09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6,408评论 0 18
  • 经络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
    code_w阅读 3,648评论 0 10
  • 凡和尚、道士、养生者都着意腹部的气功锻炼。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人要降糖、降脂、...
    镜心源阅读 303评论 0 1
  • 安全与健康是人们关注的人生主题,今日介入了“微死亡”(用于衡量危险性,1微死亡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风险)和“...
    5e1446214f1b阅读 1,3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