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IU小品文
看到成语“过庭之训”,我们可能会想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小孩正在庭院里顽耍,结果被路过的大人教训了一顿,“还不快去学习,天天就知道瞎玩!”
真是这样吗?其实,这个成语来自于“孔鲤过庭”的典故。
(一)孔鲤过庭
孔鲤,是孔子的独生子。孔鲤出生时,鲁国的国君给孔子送来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孔子感到很荣幸,就给儿子起名叫孔鲤,字伯鱼。《论语·季氏》记载了一个故事: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陈亢。有一次,他看见孔子和孔鲤在单独讲话,因为离得远,听不清他们父子在说什么。又有一次,陈亢看见老师在教导孔鲤。
他怀疑孔子对学生厚此薄彼,心想:“难道老师在开小灶,偷偷把什么秘密教给了儿子?这样对其他学生公平吗?”
有一天,他悄悄问孔鲤:“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不一样的教诲吗?”
伯鱼答:“没有呀。有一天,父亲在庭堂上站着,我趋而过庭(快步从庭前走过),被叫住了。他问:今天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如何说话,于是我就去学习《诗经》。又有一天,我从庭前走过,他问:学礼了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行事,我就去学《礼记》。我就听过这么两件事。”
陈亢马上明白自己误解了老师,于是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诗的作用,明白了礼的重要,发现了君子不偏爱儿子,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啊!”
这就是“孔鲤过庭”的典故,简称“鲤庭”,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训。
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在这个小故事里,孔子回答了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持续学习?因为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第二、学什么?《诗经》和《礼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诗经》就是为了学说话的艺术,做一位文釆翩翩的君子。学《礼记》就是学做人,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这就是“诗礼传家”的重要性。第三、如何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送给人一条鱼,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方法。
这个故事,不仅折射出孔子的伟大人格,还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过庭之训”,也称“过庭训、庭训”,它指的就是父亲或者长辈对子女的家教。推而广之,“鲤庭”也成了学校或者教室的代称。如果说我们俩有“过庭交分”,指的又是什么呢?同学关系。
(二)庭训与爱
我们经常看到“鲤庭、孔庭、趋庭、庭礼、鲤也、鲤趋、庭鲤、庭训”等词语,其实它们都是“过庭之训”的雅称,都是泛指父亲对子女的家教,当然也可指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诲。
唐代杨汝士在《宴杨仆射新昌里第》诗中说:“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这句话是说,杨仆射写的文章很有长远价值,它们会在施政中长期起作用。杨仆射的弟子也很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如今又有新的门生在接受他的教导了。诗里的“鲤庭”指的就是弟子接受师训。
南唐李中《献中书汤舍人》诗云:“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著莱衣。”意思是说,在金銮殿上我要为开创升平盛世而献策,回家孝敬父母时却要像老莱子用彩衣娱亲一样。
老莱子的故事出自汉代刘向的《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隐士名叫老莱子。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楚王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没答应,一直在乡间隐居。老莱子很孝顺父母,七十岁了还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成小孩子,手持拨浪鼓戏耍,想尽办法去讨父母开心。
有一次,他端着浆汁送给父母,进屋时摔了一跤,浆汁洒了一地。他索性就势卧倒,故意像小孩子一样在地上打滚儿,哭个不停,直到九十余岁的双亲把老儿子扶起来,好言安慰,哭声才停下来,引得二老哈哈大笑。
有一天,老莱子出门回来,看到老父亲正瞧着院子里的小鸟啄米,十分专注,脸上笑眯眯的。他马上又到集市上买了两只画眉鸟,父亲见了小鸟高兴得像孩子一样。他经常绕在父母膝前,用小鸟逗老人们欢心。
后世就用“莱衣、老莱衣、莱服、彩衣娱亲、莱子斑衣”表示一个人年事虽高,却孝顺父母不衰。宋朝诗人苏舜卿说:“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就是对老莱子孝敬双亲的形象描绘。
那么,庭训和莱衣有什么区别呢?庭训指的是长辈对晚辈自上而下的教导,而莱衣则是指晚辈对长辈自下而上的孝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长辈对子女的希望都寄托在过庭之训里,所以严复说:“忽蒙佳什誉过庭,语重情深谁敢荷!”对小孩来说,家教是一件很严正又令人害怕的事,晚辈必须服从。比如贾宝玉一听说贾政要回家,要检查他的学业,便吓的半死,乖乖去补功课。这就是严父的威力。
苏东坡被贬海南后,有一天夜里梦见小时候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情形,说:“父师检责惊走书,起坐有如挂钩鱼。”小时候因为贪玩,每当没能完成大人交代的学习任务时,心里总是不踏实,害怕父亲随时来检查,所以像嘴里挂了钩的小鱼一样提心吊胆。严是爱,宽是害,如果小树不及时剪枝修条,随便生长,又怎么会成栋梁之材呢?
当然,庭训里面也饱含了一种爱,等子女们长大了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元代的马臻在晚年回忆往事时,慨然感叹说:“过庭犹昨日,骑竹想当年。”想起童年的时光,还有父亲对自己的悉心教导,仿佛一切就在昨天,可惜从前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大诗人钱起也一样感叹道:“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桔情。”秋风瑟瑟,看到老树上结满了桔子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当年父亲在大树下对我的教诲,如今桔树仍在,果实累累,可亲人们又在哪里啊?
(三)叨陪鲤对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什么意思呢?
王勃是初唐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神童诗人。他6岁就能读《论语》,会写诗,能作文。不到20岁就想通了一个道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当我们与友人在十字路口告别时,不应该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而要相互鼓励,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6岁时写下震撼千古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是王勃的奇才表现。
后来,王勃因一场官奴案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幸运的是,他正好赶上了朝廷大赦天下,才免去一死。出狱后,迎接他的却是另一场悲哀,他发现自己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今天越南北部的蓝江县)县令。
不久,朝廷宣布恢复王勃的职位,但他没有接受,而是决定尽快去越南探望飘泊在外的老父亲。
上元二年(675年)秋天,王勃从洛阳出发,一路风尘仆仆,踏上了探父之旅。在途经江西南昌时,他写下流芳后世的《滕王阁序》。在文中说:“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我王勃只是一介书生,没有机会报效国家,如今更是抛却一切功名,只想尽快去到万里之外的父亲身旁,朝夕侍奉他,像孔鲤那般聆听父亲的教诲,向他老人家忏悔我犯下的过错。
那么,王勃说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该如何理解呢?第一、“趋庭”来自于“趋而过庭”,表示快步地走过庭院,恭敬地迎上去,以接受父亲的教导。第二、“鲤对”,是指要像孔鲤那样,虚心地回答父亲的询问。第三、叨(tᾱo)陪:惭愧的接受。叨,表示承受;陪:奉陪。在这里,王勃为什么要如此谦虚(趋庭),甚至还要渐愧地接受(叨陪)父亲的教悔呢?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犯过大错又牵连了亲人的不肖之子。
王勃在赴越南途中,一路渡海南下,不幸落海惊悸而亡,死时年仅26岁。这就是一位才华横溢、一心盼望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大孝子,给我们留下的遗憾。
在此,我们留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请问:王勃落海惊悸而亡,尸体打捞上来没有?
(四)义方教子
与“孔鲤过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个成语是“义方教子”。《三字经》里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窦燕山教子有方,5个儿子全部登科的故事。
窦燕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大臣和藏书家,原名叫窦禹钧,因为家住燕山一带,所以人称“窦燕山”。他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最初,他为人名声不好,欺强凌弱,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孩子,非常着急。
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已故的爷爷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今生才没有儿子,你的寿命也会短促。希望你能及早回心,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这样或许能转变业力,挽回命运。”
梦中语惊醒了梦中人。窦燕山从此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修身行善,多做好事。
有一天,一个仆人偷了窦家二万银钱,远逃他乡。走之前,他在小女儿的臂上系了一张债券,券上写着:“永卖此女,偿所负钱(卖了我的女儿,就可以抵债)。”窦燕山发觉了这件事后,把债券烧毁,悉心抚养仆人的小女儿。小女儿长大后,窦燕山还备了嫁妆,把她嫁给一位贤婿。后来,仆人回来了,哭诉了以前的罪状,窦燕山也不追究。
有一年,窦燕山去寺庙里拜佛,拾到白银200两,黄金30两,心想:“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失主肯定急坏了,我应该在此守候,物归原主”。等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人哭哭啼啼而来,说:“我父亲被绑匪掳去,不拿钱就会没命。我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好不容易凑到白银200两,黄金30两,预备为父亲赎命。哪知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刚才,我就是到这里来进香拜佛的。”窦燕山确认这个人就是失主后,把银钱如数归还,还赠了他一笔路费。
窦燕山一生做的好事非常多。比如有的亲友无钱买棺葬亲,他主动出钱,帮助葬殓。有穷人家的子女无钱婚嫁,他就慷慨解囊,成人之美,使家乡一带“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穷得生活不下去的人,他就借钱他们,想做生意的就支助本金,受到帮助的人不可胜数。
他本人呢?生活非常俭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也是简服素衣,把维持生活的基本开支留好后,他把剩下的钱都用在了广为施舍、周济穷人上。
窦燕山还热衷于教育,建了书院40间,买书数千卷,礼聘名师,教育家乡青年,主动为贪寒子弟代缴学费,免费提供衣食,培养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人才。乡邻们对此津津乐道,称赞说:“这是以前那个窦燕山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一天晚上,窦先生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说:“这些年,你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为你的阴德很大,决定给你延寿三纪,再赐给你五个贵子,他们来日都会显达,你死后也会升入天堂。”说完,祖父又叮嘱了一句:“因果的道理,确实而无虚妄。善恶的报应,或报于现世,或见于来世,或影响后代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不要怀疑。”
后来,窦燕山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有了自己的前车之鉴,他对孩子们的家教非常严格,最后五个儿子都中了进士,成语“五子登科”就来自于这里。长子窦仪,深受皇帝恩宠,官至工部尚书(工部最高长官);次子窦俨任侍郎,三子窦侃任起居舍人,五子窦僖任左补阙,四子窦偁当的官最大,担任参知政事,权力很大,相当于宰相的副职。这五个儿子,被人赞为“燕山五龙”。当时的名士、侍郎冯道特意赠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燕山还有八个孙子,他们长大后也都是家庭和睦,满门孝顺,很贵显。
窦燕山本人呢?做官也做到了谏议大夫之职,最后以82岁的高龄寿终。临终前,沐浴更衣,道别亲旧,谈笑而卒。这就是窦燕山教子有方、名传天下的故事。
窦先生教育子女的义方是什么呢?符合道义、方正行事,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后辈学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开篇我们说过,孔子在教育儿子时,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孔家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绵数千年而声名不落的大家族。而窦燕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三代人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回到文章的标题,过庭之训,说的是老师在教导学生吗?对了一半。它的本意是指父亲或者长辈对子女的教诲,也可引申为学生接受老师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