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符合中国实情的,古时候就不用说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即便到了现今的社会,学习好会考试的,机会总是要比身边的人多。
考试,说白了就是一种选拔的方式,历史上最有名的考试莫过于科考,可以说包括现今高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考试都脱胎于科举考试。
科考始于隋唐,广为人知。科考实行前的人才选举是怎样的呢,了解的人恐怕就不会那么多了。下面就对先秦到汉代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
1、先秦时期
我们就从先秦聊起。先秦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泛指秦朝之前的时代。由远及近,大致可以分为原始部落时代,夏、商、西周奴隶社会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当然,每一时期可能并存好几种的人才选拔方式,我们主要聊聊能够反应时代特征、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
上古部落时期,就是夏朝以前。主要是推选制,由部落的重要成员,像一些元老,推荐部落当中德才兼备的年青人,然后进行考察任用,大到部落首领,小到各级治理人员,都是这么产生的。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制说的就是这个,古代有名的皇帝我们说尧舜禹汤,尧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传给了舜,而舜又传给了禹。这是因为部落时代,社会结构简单,范围不大,利益冲突也不复杂,适合这种推选制。
而从大禹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史书记载,大禹是把位置传给伯益,但是到了大禹去世的时候,各地的首领却改而拥护禹的儿子启,开启了王位传子制的时代,成就了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即夏朝。这里说的传子制,只是笼统的说法,夏商周三个朝代中,有传给兄弟的,也有传给子侄的。相应的,对官员的选用呢,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为世官制,就是那些国家的高级官员,比如各地的诸侯啊,公卿大夫啊,父辈死了以后可以传给儿子,就是世卿世禄的意思。这样阶级就固话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形势发生变化,天下共主的时代过去了,来到了诸侯争霸时期。其时为了增强国力,各诸侯国都在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鼓励军功,那时候战争频发啊,打来打去的,以军功来换取社会身份。二是招贤纳士,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那些诸侯、大家族集体豢养门客,有些大家族能达到门客数千的程度。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天才云集、思想迸发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军功制、客卿制、养士制成为人才选拔的主流,给了下层的有识之士更多出头的机会,封建社会雏形逐步显现。
可以这样说,在秦王朝之前的世代,主流社会的选官制度还是以世官制为主,当时社会形态是分封制,就是给你家一块封地你全权管理,天子不会进行干涉,那时的阶层是比较固化的。
直到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就开始变化了,以秦国为例,进行了商鞅变法,国家开始了改革,用养门客、招揽客卿的方式吸引人才,视才委任,以军功授予官职爵位,打破了世代为官吃俸禄的传统。
2、秦朝
所以当我们讨论秦帝国怎么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就不得不回到战国时期的秦国,这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得秦国国力迅速强大并完成大一统。这也使得后面的秦王朝特别重视法道。
所以就可以理解,秦王朝发动了和后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震撼的创举,焚书坑儒。其目的无非就是把法家的地位独显出来,所以当时的法家学说的代表韩非的言论就被奉为经典,“法为官师,听吏从教”。在国家大一统后,客卿制、军功制慢慢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开始从基层小吏当中选拔人才,从民众中挑选懂法的人成为国家的管理人才,所以当时只要你比一般的人稍微懂得一点国家的法度,就很有可能被选用当官。
3、汉朝
只是秦王朝坚持的时间不够长,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到了王朝的后期,法道治国越来越极端与僵化,激起了百姓反抗直至王朝被推翻。
汉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带来了两个变化。第一是强化教育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国立大学——太学,培训和选拔人才。太学是当时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鉴于当时社会教育资源匮乏,太学生大多非富即贵。毕业的学生分为两等,甲等进宫当侍卫,当值一两年择机下放为官,乙等回乡补吏。
第二个变化在于建立了察举制,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举孝廉了,汉朝要求每个郡每年都要推举一到两名孝廉到中央,经过考察后直接任用官职。开启了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人才推举制的先河。
汉朝的这种人才推举制度相较于世官制有很大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特别是被推举的这些人,往往是在郡县当中表现出色的佐官小吏,使得当时的人才选拔可以通过上太学、地方补吏、择优推荐、考察任用的一系列流程,比较科学地选用国家人才。
但是缺漏也是存在的,随着汉王朝的不断发展变化,察举制的弊病也逐渐显露……以后再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