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接了一个动画编剧的工作,人物是固定的,每天要写至少三篇完全不同的故事,要如何构建剧情,是我每天需要考虑的事情,在最开始的时候用绞尽脑汁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后来我找到了一些技巧,搭建故事就会容易一些。
我曾经尝试过穿越、灵魂互换、不断循环同一天,镜子中的人取代现实中的人,就是玩各种影视剧的桥段,但我发现很多内容其实是不能被一个两三分钟的故事所承载的,会很放不开,真正适合这种故事,最好还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结构:起承转合。
(1)起的话,就是故事开头要交代清楚,简单点儿说,取消掉多余的铺垫,差不多在几行内,交代清楚人物、人物遇到的困境、人物要如何解决危机。
(2)承,围绕着这个起点进行延伸,相当于在主干上延伸出新的藤蔓,构建出你的故事网络。
举例:我想到一个创意,把手机系统装在人的身体上,接下来思考的方向就是手机有什么功能以及人会做哪些事,多想一些,然后选取合适的。
手机的功能:闹钟、看电影、拍照、刷微博、充电
小孩子的行为:起床、上课、写作业、回家
结合:早上起来被闹铃直接从床上震地上去,因为闹铃安在人体内部,所以设置好闹铃就很难吵不醒;上课时,表面上在认真听讲,其实是在刷微博,作业不会了就刷真题网找答案,完全不用担心被老师发现;放学回家路上突然没电了,要被同学抱着回家充电。
这个方法很好,有一个创意点,然后延伸出去,在延伸出的某一点还可以接着延伸,构建出自己的网络
很多网络短视频,只有起和承,然后就结束了,但仍然不失为好作品,但如果想升个级,那就要用到转、合。
(3)转,我编故事的时候,公司总跟我讲,要多有反转,有时候听得脑袋都疼,那什么是反转?
情节的反转:你们都以为男女主要在一起了,但女主是男主失散多年的妹妹
情绪的反转:本来今天男主高高兴兴,结果突然得到这种消息,难过、错愕、茫然失措,各种大情绪都上来了,然后就有人流泪疯狂点小红心
总是一条直线也很无聊,反转就是让情节的直线多点曲折
情节的反转应该同时伴随情绪的反转。
劣质的反转属于撒狗血,情绪大开大合没有过度,生怕别人不知道要反转。
优秀的反转,润物无声,你的情绪被挑逗得悲喜交加,却不知道在被谁拿捏,最后大呼好作品。
(4)合,其实我更喜欢在结尾转,我写过一个故事,妹妹以为哥哥被绑架带到其他城市了,结果最后哥哥和疑似坏人在下军棋。还有妹妹用经济学知识打败了坏人,结果自己被骗钱买了纪念币,所以我的大多数故事属于起承转,没有合,喜欢在结尾安排反转的还有个作家叫欧亨利,这种结尾叫欧亨利式结尾。
一个好的结尾轻则完善故事,重则升华主题,一定要认真对待。
比如《麦琪的礼物》就是很好的结尾,夫妻双方都深爱彼此,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合的方式有很多种,转合不分的属于一种。
如果你想试试其他的,也可以试试在开头埋点儿小伏笔,结尾体现点儿变化,比如《闻香识女人》,开始中校不喜欢孩子,结尾和孩子打着趣走进房间。这就不错。
或者在开头设置个谜团,解尾把谜团解开,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们一直不知道富翁是谁,最后结尾告诉我们,是兰彻,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觉得这次电影之旅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