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和谁,在什么场合,争辩都是费力不讨好的游戏。
这种游戏的奇怪之处就在于,最后没有任何一方是真正的赢家。如果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就算把别人批评得遍体鳞伤,让对方哑口无言,也不能证明你已经赢了。充其量说明你“能言善辩”而已,更加证明了你的气量小,给你以“没口德”、“斤斤计较”等差评。
好多时候,我们无非是想不开。
想开了,独处时的寂寞也有特殊的滋味。想开了,感觉所有的困难都是为了让自己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想开了,你会比以前更爱父母。想开了,每天都很重要,所以不再期待什么节日。想开了,就不会去与任何人争辩,因为争辩没有一点用处。想开了,你就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真实。
李叔同先生有句名言:“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其实,任何修行,最终都是修心。那些一旦发现有人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不是打棍子,就是扣帽子的人,缺少的不仅仅是全局观念,而且缺少一颗修行的心。任何时候,指责的结果只能是对抗。只有容人,才能化人。
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左时,往往本能地想去纠正。
其实,这么做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一般而言,争辩不但不会纠正对方的观点,反而会因你的刺激,促使对方更加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真主说:“你们不要像那样的人:在明证降临之后,自己分裂,常常争论;那等人,将受重大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