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命里的贵人吧

遇见你的人,感觉幸运吗

据说,《北京折叠》有一个隐喻:未来的穷人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看着教室里那些堕落到地心的孩子,总是想到这句话,总觉得他们就是未来的那个人群里颓废落魄的形象再现。

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是因为这群懒惰成性的人在未来根本不可能给社会创造任何价值。

我从来不喜欢夸大学校教育,可是如今的社会,仿佛总是把学校教育置于风口浪尖去评论。无形中淡化家庭教育的影响。

事实是家庭教育的力量远胜于学校教育。甚至有数据显示,孩子的学习成绩75%取决于家庭。然而可悲的是,那75%总是把眼睛盯住学校,仿佛孩子成不成才,学校都要负全责。动不动找学校找老师的茬儿,这些看似对孩子负责的架势,往往掩盖了当局者对孩子很多的失责行为。

比如丢给孩子一部手机便放任不理了,比如孩子写不写作业从来不过问,比如孩子巴巴混一天一无所获,家里从来不上心,比如孩子和那些坏孩子凑一起,家里从不管……简言之,孩子放学校,不过是为了让其安全地虚长年纪。仅此无它。

很难想象这样家庭环境走出来的孩子,未来何去何从。每个教室总是会有这样的人:每天精神委顿,伏在桌上与世界无干,甚至穿得脏脏乎乎邋邋遢遢,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浑身散发着难闻的臭气……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由此完全可以推想到他的家庭。父母,在那样的家庭里恐怕只是一个称呼罢了。他们压根儿不知道,父母对孩子是一种天然的责任。

先救孩子,还是先救大人,还真是让人头疼。如果说学校教育当真有强大的力量,那么我私心觉得如果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家长,彻底抽身,全权将孩子托付学校管理,与家庭隔离,恐怕,孩子反而成长得更好。

遇见谁,很重要。遇见什么样的父母,更重要。

这样无法选择的遇见,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

但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努力做孩子命里的贵人。

晚安,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