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列表创建
list1= [10,20,'QQ','中国']# 1、第一种方式
list2= list('helle everybody!')# 2、用list()函数创建
list3= list(range(3,18,2))# 3、用list()函数和range()创建
list4= [x* 2 for xin range(10)]# 4、推导式生成列表
print(f'列表1是:{list1},\r\n列表2是:{list2},\r\n列表3是:{list3}\r\n列表4是:{list4}')
# 列表元素的增加和删除
a= [20,39]
a.append(100)# 向列表尾部追加元素
print(a)
b= [25]
print(id(b))
b= b+ [36]
print(id(b))# 通过如上测试id(b),,两次id(b)的值不一致,我们发现变量 a 的地址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创建了新的列表对象
print(b)# 用运算符+ 操作,
a.extend(b)# 将目标列表的所有元素添加到本列表的尾部,属于原地操作,不创建新的列表对象
print(a)
以上代码输出是
列表1是:[10, 20, 'QQ', '中国'],
列表2是:['h', 'e', 'l', 'l', 'e', ' ', 'e', 'v', 'e', 'r', 'y', 'b', 'o', 'd', 'y', '!'],
列表3是:[3, 5, 7, 9, 11, 13, 15, 17]
列表4是:[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39, 100]
6889544
32027720
[25, 36]
[20, 39, 100, 25, 36]
# 2、列表元素的增加和删除
a= [20,39]
a.append(100)# 向列表尾部追加元素
print(a)
b= [25]
print(id(b))
b= b+ [36]
print(id(b))# 通过如上测试id(b),,两次id(b)的值不一致,我们发现变量 a 的地址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创建了新的列表对象
print(b)# 用运算符+ 操作,
a.extend(b)# 将目标列表的所有元素添加到本列表的尾部,属于原地操作,不创建新的列表对象
print(a)
# insert()插入元素
a.insert(2,'cn')# 向下标为2的位置插入一个元素'cn'
print(a)
#乘法扩展
c= ['china',100.5]
d= c* 3
print(d)
# 3、'''删除列表元素'''
a= [30,'cars',(1,2,3),'小白','cars',30,'666',35.9]
print(a)
# 删除指定下标位置元素
del a[1]
print(a)
# pop()删除并返回指定位置元素,如果未指定位置则默认操作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a.pop(0)
print(a)
# remove()方法 删除首次出现的指定元素,若不存在该元素抛出异常。
a.remove('cars')
print(a)
# 4、列表元素的访问和计数
a= [10,20,30.40,50,20,30,]
print(a[3])# 通过列表的下标访问
# index()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首次出现的索引
a.index(20)
a.index(20,3)# 从索引位置 3 开始往后搜索的第一个20
a.index(30,5,7)# 从索引位置 5 到 7 这个区间,第一次出现 30 元素的位置
# count()获得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a.count(20)#统计元素20出现的次数
# len()返回列表长度,即列表中包含元素的个数。
print(len(a))
'''
成员资格判断,判断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1、我们可以使用 count()方法,返回 0 则表示不存在,返回 大于 0 则表示存在。2、但是,一般我们会使用更加简洁的 in 关键字来判断,直接返回 True 或 False。'''
num= [10,20,30,40,50,20,30,20,30]
print(20 in num)
print('abc' not in num)
# if num.count(80) > 0:
# print('20在列表中')
# 5、 列表相关的其他内置函数
list1= [2,30,40,60,12,9]
max= max(list1)
print('list1中最大的元素是:',max)
min= min(list1)
print('list1中最小的元素是:',min)
sum= sum(list1)
print('list1中所有元素的累加和是:',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