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北京早晨,行人都行色匆匆地在赶路。突然,发现十字路口发生着故事,目测小男孩4岁左右,幼儿园的年纪,妈妈爸爸和爷爷(也有可能是姥爷)一起护送去幼儿园,这仗势小男孩该是威风凛凛,开开心心上学去。可情况是,小男孩看着前方,小脚在原地踢来踢去。由于都带着口罩,并看不清他小脸儿的表情,可听声音显然是不开心的。
小男孩:我说过了,我想自己走。
妈妈:我知道你想自己做,但我说过了不能自己走。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
小男孩:(小脚踢地,一动不动)
妈妈:我说过了那样危险,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
爸爸和爷爷分别站在旁边,仅仅是安静地站在等待可以继续出发的指令。
就路过他们的短短1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我听到那位妈妈说了三次“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也推测出事发的原因是小男孩准备自己过马路,而妈妈教育了他。爸爸和老人在旁边等着结束教育。走过他们,“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这句话一直在我心中回荡。
这时候,如果教育心理学家上线,规范的理论操作应该是这样的:妈妈蹲下来与孩子平视,告诉他独自马路的危险性;告知他过马路的正确打开方式:需要牵着大人的手,到安全地带可以自己走;日后如何去注意自己的安全。而家长则是在下次出门前,事先提出孩子要注意过马路时候牵手,从而强化孩子注意安全的意识。
“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伴随80后成长的一句话,我内心是比较抗拒这句话的。我相信单纯的小人儿们是不能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我这么做,大人就会生气;大人生气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
相信一个场景大家会更熟悉。每当父母生气或不开心的时候,孩子会被禁止看电视等一切娱乐活动或随意的表达自己的开心?
小时候我总是在心中自问:为什么他们不开心,我就不能看电视了?长大了,有了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依旧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当有一天先生因自己生气而不允许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我发声了:凭什么啊,你不开心是你不开心,关孩子什么事儿。
后来,通过读书我找了答案:原来我的疑惑是一种界限不清的状态。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界限不清的感觉,但第一时间我们都会直接或被动或主动的认同了,毕竟另一方正在展示着自己的负面情绪。鉴于此,界限在日常过程中的设定就非常重要。而“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这句话则是因家长没有控制情绪的界限感,将自己的情绪作为控制孩子行为的手段。潜意识地为孩子做了一种信号传递:你看,你要对我的情绪负责,那你的情绪是不是也可以让别人负责。但事实上,每个人情绪的主人只能是自己。
往严重地说,这种所作所为简直是以强压弱,对孩子的一种精神碾压。我们以自己的行为标准不由分说的强制要求孩子无条件接受,而不能做到和风细雨的进行输入输出,简单粗暴的方式谁会喜欢,何况幼小的孩子。再说了,我们经受过的不理解,何苦再传承至下一代?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包括孩子,我们无权也不应该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他人,若想让对方明白什么,OK,请通过正常的善意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此来形成双方的认同和理解。
“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这样的话语,希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阿淼写于202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