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大学读米兰·昆德拉的著作,最富盛名的当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十多年后重读,书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书中内容相同,翻译的书名则不同,两次阅读的感受和角度亦然不同。
两个人生阶段的认知,照见了自己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和感悟,对书中生命的轻与重、灵与肉、媚俗、永恒轮回,多了岁月磨砺带来的些许深刻。
米兰·昆德拉是捷克小说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以及《被叛卖的遗嘱》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描写了男主人公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情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爱与性、牧歌等。
一、永恒轮回
永恒轮回是尼采提出的神秘想法,喻为: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
作者用永恒轮回的导入揭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这句话在这部书中有着统领的作用。
其实文章早在开头,就告知读者:
“我们的负担越重,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如同当我们的生命在人生中承载的苦难越多,并不代表我们的生活就有诸多不堪或不尽人意;相反,轻如鸿毛的一生,空虚而过,没有经历风雨,没有翻越险阻,自由但却没有实在的意义。
在书中,就在这些永恒轮回和轻与重的讨论中,作者引出的就是小说所展现的,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故事叙述,在小说的章节中通过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的经历来体现生命中灵与肉、轻与重的人生感悟。
二、轻与重
托马斯是书中的男主人公,他有一套自己的爱情理念。只要不投入感情,就无需进入对方的生活,就能心安理得在不同女人之间放纵自我的生活。
在经历了一番人生体验后,他的生命之轻不是对自我生活的放纵,而是在放纵的过程中无法掩饰的空虚,并成为最终压倒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托马斯人生的轻与重,是通过他与特蕾莎和萨比娜两个女主人公的交往和生活经历中体现出来的。他所坚持的生命中最有分量的事物和人,让他在做每一次选择的时候就承担着十分沉重的分量。
他的人生选择,如和特蕾莎结婚,为特蕾莎选择回捷克,选择乡下生活等等都体现了托马斯存在意义中的生命之重。他的生命之重,即是他用自己生命中最看重的事业前景——医生,换取了自己所坚持的生命意义——那个在他灵魂深处始终让他牵挂,唯一伴随他终身的特蕾莎。
直到小说结束,托马斯和特蕾莎在一次车祸中死去,才让读者从“托马斯的一生看到追求意义和原则的生命之重所体验的沉重与痛苦”,到托马斯生命结束时看到他却以生命之轻得以解脱。
这是一个哲学论中永恒的话题,只能在每个人的永恒轮回中,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参悟,何谓生命之轻,何为生命之重。
三、灵与肉
1.托马斯与特蕾莎
特蕾莎和萨比娜这两位女性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美丽,托马斯在她们之间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其坚持的生命意义。
特蕾莎身上具有所有传统女性的特点,表面很柔弱,但内心却是一个不断与自身抗争的女子。托马斯认为她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因而托马斯怜爱的拾起她,为她付出了他认为的灵性而无私的爱。但托马斯因自己坚持的“性友谊”的不成文要求,在结婚后依然背着特蕾莎在外放纵。
而特蕾莎心中却执着地认为灵与肉是不可分的,和托马斯结婚后她不仅忍受着自己最爱的人对自己的不忠,又在不断寻求灵与肉的和谐,无力的抗争和后来对托马斯的背叛让她陷入的生命困境,这又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米兰·昆德拉把小狗卡列宁作为特蕾莎对爱的另一种诠释,特蕾莎对卡列宁展现了一种无私的爱,因为这种爱别无它求。她没有从托马斯那得到做爱与爱是两回事的证实,故而她认为没有从托马斯那获得过感情的纯粹, 就不能维护她心目中所坚守的生命中的重与轻。
人类都希望从对方的爱中获得回报,从回报中获得存在的意义,特蕾莎和托马斯互相爱着纠缠着,“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监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以致最终她也和托马斯一样在车祸中“以生命之轻得以解脱。”
2.托马斯与萨比娜
萨比娜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蕾莎妒忌的对象。萨比娜是一个画家,一生不断选择背叛,不断的变换角色,选择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独特存在。
萨比娜讨厌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这样背叛的终极让她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故事中萨比娜走到了最终,她开始明白;“赋予我们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全然不知。”而本书的本意却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特蕾莎希望自己爱的人从众多的情人中真正的走向自己,就像如今大部分女性希望的那样。
因为爱的希望,让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生命存在的分量和意义,都刻有生命中轻与重交织的痕迹,人们无法适时在轻与重之间转换合适的角度,以寻求真正的生命中的轻与重。轻与重的界限模糊不清,轻重的对立和选择的两难,让我们无法明确何谓轻与重。
因为生命之轻包含着生命的沉重,生命的沉重最终何尝不是自己追求的存在意义,我们无法从书中找到答案,正如我们现时无法判断,就如:“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和前世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甚至是书中的其他人物形象,被米兰·昆德拉塑造的栩栩如生,他们存在于作者创造的小说和小说背景中,但这些人物仿佛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他们的思想、生活的方式、对生命的存在意义的追索,全然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这就是小说带给我们的反思,带给我们的震撼。
无怪乎,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版再版,风靡全球。该书不仅在人物塑造上的仿佛全然真实化,更在于人们在不断求索的人生中,从对生命的轻与重、灵与肉进行的反思和不断求证之中,选择自己要坚持的生命的意义,以及自己生命中最具有分量的东西。
总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把爱情引入哲学层面进行思考的现实小说,米兰·昆德拉对人生的命运、生命的轻重、人类的情爱与人生价值的关注,是整本书的主题。人生就只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执着的人生,就是在现在把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