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一章节时,朱老师在书中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一个已经超越了教育的问题!新教育实验开始以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的教育常态,理解不够透彻的我以为共读共写是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分享智慧的!
朱永新老师说:“没有共同价值共同愿景的一群人严格来说称不上一个真正的社会,更谈不上是一个共同体,那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共同理想基础的形成,必须从学校开始。孩子们会因为在童年时读过相同的书籍而拥有共同的梦想,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可以真正生活在一起,真正拥有同一个梦想。”
读完顿生醍醐灌顶之感,我大胆猜想朱永新老师应该也比较认同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观点:“人在进入群体后,其原本的个性和思想很快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群体常表现为无异议、低智商。”我们总是群体里的个体,而个体在进入群体后表现出狂热的盲从,那如果这个群体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可不就如乌合之众一般吗?所以朱老师说,没有核心价值体系和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社会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朝代更替,我们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尧舜之治到秦始皇实现大一统,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凝聚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仁义礼智信”的共同价值体系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但我们进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我们的共同价值体系却面临崩塌的危机。为了避免成为朱永新教授所说的“乌合之众”,那么建立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就刻不容缓!
为什么共同价值体系的形成必须从学校开始呢?朱老师在报告中没有提到,但我们可以去发现,走进校园的稚嫩孩童是一张洁白的纸,那由这些纯净的孩童所组成的学校群体自然也像一张白纸,至于最后这个群体会成为一张怎样的画,主要取决于作画者手中七彩的画笔,如果我们用共同的英雄与传说、共同的精灵与天使、共同的诗歌与小说去描绘,那我们的孩子们就将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和梦想,最后有共同的价值体系,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时,我对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有了全新理解,这的确是一个超越教育的问题,因为这还关系着我们将进入一个怎样的时代、铸就一个怎样的未来!但我相信新教育能回应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