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腾飞
每天清晨六点,天刚刚放亮,一位老汉会准时出现在凤凰山脚下的烈士陵园,他每次来都没有说话,只是拖着一条残腿,很艰难地经过一个又一个墓碑。
他,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坚持走了一遍又一遍。
听别人说这个老汉姓李,名大志,是一位老兵,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当过远征军,现陵园里埋葬的都是他同一个连队兄弟们的遗骸。
只见李老汉来到一个墓碑前,停住了脚步,热泪盈眶,他的连长就葬在这个位置。
李老汉一开始当兵就是跟着这位连长,跟着他从北方一路到西南,保卫缅滇公路,一起出征缅甸,撤退时爬过野人山,渡过天险怒江,历经千辛万苦,才撤回国内。
他们是幸运的,在这次撤退中,数万名远征军长眠在异国他乡。
在不久之后,1944年松山战役前夕一次渡江侦察中这位连长和当年幸存下来的兄弟们都牺牲了,只有他活了下来。
对于这次渡江侦察,虽然过去60多年了,李老汉始终记忆如新,眼前那一幕幕往事时常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当时撤退的远征军余部驻扎在怒江东岸,与日军隔岸对峙,李老汉所在的连队也在其中。
一天,连长接到任务,上级命令他带人到对岸侦察,摸清日军的火力配置和阵地防御部署,并在作战地图上标识出来,为我方飞机和大炮轰炸提供位置指引。
连长挑了9名和他出生入死的老兵去完成这次任务,当然也包括李老汉。这天深夜,一行十人坐上竹筏出发了,悄无声息地潜入敌方的阵地。
经过两昼夜的侦察,敌人的阵地部署和火力情况基本搞清楚并已在图上标识出来。
其间,有几次和日军发生了小规模战斗,十人已失去其四,还剩下六人。
日军已知道我方有小股部队渗入其阵地,正在地毯式搜索,步步逼近,情况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就在撤退到江边的时候,小分队被赶上了。
连长叫李大志来到身边,把地图交给他,命令:大志,你水性最好,我们掩护你,把敌人引到山上,你乘机撤离这里,一定要把情报安全送回东岸。
不等他反应过来,连长已带上其余人跑向旁边的山头,小鬼子也随后哇哇叫地追了上去。
李大志心里极不情愿,心想要死也要和兄弟们死在一起,他这条命如果不是之前兄弟们救回来,早死好几回了。
但他还是听从了命令,因为他知道他们此行的任务,一定要把地图安全带回去,不能让兄弟们白死了。
等小鬼子走远了,李大志把眼泪一抹,向半山腰上兄弟们的身影庄重地敬了个军礼,然后扭头猛冲到江水里,向对岸游去。
地图顺利送回东岸,几经转手,直达远征军总部,小分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此战,小分队一行十人,仅剩李大志一人还,留下来掩护李大志撤离的五人包括连长之内全部牺牲,他们被小鬼子逼到山顶,弹尽粮绝,无路可退,最后跳下了悬崖。
不久,大反攻开始了,李大志也参加了这次重要战役。这时他顶替了老连长的位置,成为了这个连的新连长。
也就在这次战役中李大志身负重伤。一颗毒气弹落在他附近爆炸了,耳朵被震聋了,加之吸入大量的毒气,喉神经严重受损,再也发不出声了。
但他并没有死,他也不能死。
他还有事没做完。
经历几个月时间,战役结束,中方付出惨重代价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李大志连除连长负伤抢救过来,其他人无一例外,全部阵亡。
李大志终于痊愈出院了,只是听觉和声音再也恢复不回来了,和他曾经并肩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的兄弟们再也回不来了。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一片寂静和落寞。
他没有时间替自己悲伤,第一时间渡过江把连长他们的遗体带了回来,和他全连死去的弟兄,一起葬在凤凰山脚下。
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待在部队里了。他留了下来,留下来继续陪着他的兄弟们。
这一留,就是六十多年,他没有成家,孤身一人,守着他的兄弟们,守着这座不大的陵园。
这座陵园能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多次被严重破坏,满目疮痍。后来是李老汉一砖一瓦,一碑一石修建好了,但已不复当年模样。
不过死去的兄弟们总算又有了安息之地,老汉心里多了些抚慰。
当年为了阻止陵园被破坏,加之他曾经国军的身份,李老汉被革命小将们拉去游街示众,活生生被打断了右腿。
陵园修好了,但他的右腿终是没好,落下了终身残疾。
经过李老汉多年的奔走努力,陵园终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21世纪初,当地政府出资扩建了这座陵园,正式把它纳入保护单位,专设管理岗位和管理人员。
有了政府部门的管理,老汉不必每天都呆在陵园里了,政府把他安置在陵园不远处的地方,照顾的很周到。
但李老汉身体垮了,随之病了,病的很严重,连下床活动都变的很艰难。不过他的意识还是清醒的。
冬季里的一天,下着小雨,天气更冷了,陵园里空无一人,直到李老汉的出现。
风很大,老人一样很安静,他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
这一天,他在陵园里呆了很久,脸上都是笑容。他仿佛看到他的连长和兄弟们在向他招手,脸上同样挂满笑容。
次日,李老汉病情加重,终于离开了这个人世。
他终于走了,走的很安详,面带微笑。
他等不及要去找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兄弟们了。
看,他的兄弟们来接他回去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他的连长。
看,他和兄弟们开心的拥抱在一起了,彼此哭着笑着,兄弟喜子忍不住给他胸膛来了一拳,庆祝他归队。
看,他说话了,他好久没说话了,一直在说个不停呢
.......
作者简介:好读书,不求甚解;
十足书虫一个,尤爱历史,战争,军旅,
武侠,传记。
鹦其鸣矣,求其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