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南阳市邓州市的致远学校,听了陈大伟教授的一场讲座《理想课堂愿景与有效教学实践》。
陈教授的讲座让我对理想课堂和有效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认为理想的课堂需要有效教学的支撑。先来说有效教学。陈大伟教授说,说有效教学,就要先看这个“效”字,我们中国的每个汉字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生活来源。“效”分开就是“交”和“攵”,陈教授说,有人解释“交”就是小时候的人,也就是儿童;而“攵”是一个拿着棍子的手,所以,“效”的产生就是:让还孩子听话。故而要想让一件事有效,就要让人听话。而放到课堂上,就是学生要愿意听老师的话,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我常在教室里说这样一句话:我们都长了一张嘴巴,两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我们的知识是通过这样一个流程才能得来:听(耳朵)—思(大脑)—说(嘴巴)。
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古话说:亲其师,才能行其道。孩子的心灵既敏感、又脆弱,孩子的观察力和认识能力是很强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象范围。他们能清楚得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态度,所以真正关爱孩子的人说的话,孩子才会听。
陈大伟教授讲了王有名老师的一个故事,因为老师的两次微笑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王有名老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成绩很差,他的老师是一个年轻的脾气有点暴躁的男教师,在四年级的一次课堂上,王有名居然看到这位老师对他微笑,那微笑里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这让他感觉自己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后来老师又对他微笑了一次。从此,他开始奋发,用短短一年的时间,他的成绩就名列前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陈教授说,在他观课的时候发现:很多教师在做课的时候,都是高高地站在讲台,讲课、板书,很少走到孩子中间。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15—45厘米之间时是亲人,在45厘米至1米之间是熟人,而1米之外则是陌生人。老师和学生之间成为了陌生人,那样的课堂如何能有效呢?要想让课堂有效,老师就要到学生身边去,没有什么可提醒孩子的,老师就对孩子真心的微笑,传递你的关爱,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关爱着他;第二就是管理孩子,如果有孩子在下面开小差、做小动作,老师就轻轻的把孩子的物品放下,然后给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样孩子就会快速的回到课堂,比大声的提醒和批评有效多了;第三,走到孩子中间,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第四就是捕捉课程信息,陈教授举了自己教学《晏子使楚》,他在选择教学这篇课文的教学主题时,选择了外交,在教学过程中,他在孩子中间走动时,从孩子的窃窃私语中捕捉到“弦外之音”“话外之音”这样的精彩语言,还捕捉到“我不聪明”不自信的语言,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这个孩子一次证明自己聪敏的机会,让全班同学给予肯定,从而给孩子鼓励和自信。我相信,这个孩子因为这个课堂,会拥有自信和阳光的。
所以师爱是获得影响力的前提,这是每个老师容易也最不容易做到的。真心的爱每一个孩子,有人说:一分严格之水。要加九分感情之蜜,才能变成甘露。教师只有真心的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动心,真诚的感情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师只有将自己这一份爱倾注给学生,孩子也才能用心去接受,只有真心的爱,才能真正的教育学生。
师能是赢取影响力的保障,在有师爱,让孩子“听话”前提下,老师“说”的内容和方法是有效教学的保障,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能力。
老师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明白了第一个问题后,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上去研讨。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有效教学才有了有力的保障。老师热爱孩子,乐于教学、善于教学;学生亲近信服老师,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能让自己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质,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课前有期待,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之有效。而这样有效的课堂不就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