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人到中年,你应该活得明白》。
这篇文章写得很满意,整体逻辑清晰,道理说得明白,“上”“止”“正”已经完整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意思。里面有很多道理,是我经历很多挫折失败得出来的教训,对很多人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文章。
结果文章发布后,它并没有想象中的受欢迎,跟以前文章的阅读量都不是一个量级的。这让我很迷惑,什么原因?
我后面问了太太,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她说,一般,感觉有很多大道理,不太明白和理解;反倒是前面那一篇《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比较好。
这怎么可能,幸福这一篇文章有些逻辑推理并不顺畅,除了讲了两个大故事。
等等,《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感觉是什么?》讲的是故事,而《人到中年,你应该活得明白》讲的是道理。
我明白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讲道理是一种说教,我们已经上班了上了一整天,你还像个唐僧给我讲道理,你烦不烦吗。而讲故事是一种轻松的方式,忙活了一整天,累死了,我看看像故事一样的文章,轻松一些不好吗?
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自以为对别人好,讲了一堆道理,但别人要看的是故事,至少是讲道理的故事。
2.
我想到了之前写一篇文章《做擅长的事,才能成就自己》,讲到了郑渊洁写童话和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的故事,全段如下:
郑渊洁,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他在写童话之前,是写了很多诗。他喜欢写诗,梦想也是做一个诗人。结果他投稿的诗歌太多数反映平平。反而他写的童话故事就大受欢迎。最终郑渊洁认清现实,专注写童话,成为童话大王。
1959年,金庸先生与人创办《明报》,主要以新闻和社评为主。虽然金庸通宵写稿,但是报纸一直在亏损,差点熬不下去啦,最终通过刊载金庸的武侠小说,才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金庸先生一直宣称:写小说是副业,《明报》是毕生事业和荣誉。而大部分世人只记得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而对《明报》没有半分印象。
之前我觉得是郑渊洁,和金庸找到了自己擅长的才能,才有了杰出的成就。现在觉得,应该不止是擅长,应该是擅长的事恰好都是写故事。而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都是喜欢听讲故事的,而不是喜欢听别人讲道理的,比如说去看诗歌,或者去看新闻社评。
就像,之前跟一个药店老板朋友聊天,他说看了我的文章,觉得讲了很多道理,但别人可能不会很喜欢看,因为大部分人会喜欢看故事。
小朋友不喜欢阅读,但他会捧着《米小圈上学记》这样的故事书看一整天,书上讲的都是小朋友上学的故事,小朋友们觉得有趣,所以会抢着看。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讲故事是顺人性的事,而讲道理是逆人性的事。
3.
怎么又扯到顺人性,和逆人性啦。
人性中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趋利避害”,人性的选择都是奔向有利的一面,会与自己感觉舒服的人相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这些都是“性价比”最高的,或是“最舒适”方式;而不愿意与自己讨厌的人相处,和不喜欢去做自己厌恶的事,因为觉得这些是有害的,或者是不舒服的。
举个例子,我们谈恋爱,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两情相悦肯定是最好;成立家庭,家庭是自己的心情愉悦放松的港湾,因为我们喜欢与我们觉得舒服的人呆在一起。一般来说,没有人愿意找个讨厌的人相恋,也没有人找一个讨厌的人结婚。
“趋利避害”的道理告诉我们,人都喜欢过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而不愿意过自己觉得难过的生活方式。
讲故事,是对各种场景、时间、人物和事物发展进程的呈述,能全方面调动人的想象能力,听者能很容易代入故事场景中去,获得心同身受的感受,这是一种舒服的方式。而讲道理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传输的方式,你要把你道理讲给我听,就是要把你的道理传输给我,人自然会产生心理防御,这不是一个舒服的方式,人的本能就是要避开这种有害的行为。
讲故事,让我们心里舒服;讲道理,让我们心里抗拒。
也就是我所说的,讲故事是顺人性的事,而讲道理是逆人性的事。
另外,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从猴子进化到人类的历程足足有几百万年,文明和语言的形成只有几千年的事,在进化时间轴上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讲道理,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是最近几千年的事,而之前的几百万年,人类是通过其他方式沟通的。怎么沟通,通过声音、动作等行为传达外面见到的人(动物)和事情,而这样声音、动作甚至传达的标的,都是讲故事的内容要素。
从进化论来看,人性也会偏向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
4.
在我们朋友圈或聊天群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新闻早报,通常有十几条新闻简报罗列在一起,然后这些新闻后面一般都有一小段讲道理的文字。
一般我们的反应是,会把十几条新闻看完,然后那个讲道理的文字就忘记看了,或者看了也忘记了。
这十几条新闻,就是现实世界发生的故事呀,我们都会舒服地把它看完;而最后那条讲道理的文字,大家就自动忽略了。谁的脑瓜子会被抽了,去浪费时间去看一段道理文字。
这就是人性的使然,喜欢听讲故事,而不愿去听讲道理。
还有,现在朋友圈也有人发腾讯的短视频的内容,因为时间比较短,不够时间讲故事;所以很多人讲的就不是故事,直接一堆道理。我想,听者都会有这样感受,“天呀,放过我吧”。实际上,我一眼看过去,觉得是讲道理的,我很少点开过。
我们平时与朋友聚个餐,吃点小酒,热闹热闹,乐呵乐呵,在酒席间的交流占主流的,绝对是故事、段子,讲的人情绪高涨,听的人也参与其中,大家其乐融融。
5.
那有人会问,我的文章确实是论述和传递我的的观点的,是需要把这个道理阐述明白的,那怎么办。
我觉得应该这样会比较好。
其一,尽量不给别人讲道理,而是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大道理,很多人之前都知道,都很懂,你再讲一遍只会惹人烦。但你讲的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个是独一无二的,对方是不知道的,也会乐意听到你讲述的经历的感受,从中悟出的道理更加容易击中人心,更加身同感受。
而且,你在呈述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时,对方会认为你是真心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心比心,会更让人容易接受一些。
其二:把道理隐藏在故事中,通过讲故事传达道理
我们现在知道很多道理,都是直接从故事寓言给流传下来,通过某些故事,能让人更加深刻理解和感悟故事后面的道理。比如说小猫钓鱼,讲的是不要三心二意;拔苗助长,讲的是不能忽视自然生长规律。那么我们也可以借鉴,通过讲故事,隐藏道理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观点。
刘润老师“内容打磨,创造稀缺性价值”的文章说到,第一步的逻辑就是场景导入,先用一个身边场景导入,让你觉得这事和自己有关系。这个导入的场景就是从故事开始切入。
我很喜欢一个CZH“连岳”,连岳老师的文章,一般都是把读者的来信内容放在前面,然后就来信内容进行论述表示自己的道理和观点。这些文章很受欢迎,因为道理和观点讨论就是读者自己的故事,解答是读者自己类似的疑惑,很多读者读后,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认同感。
6.
“不要讲道理,要讲故事”的道理,不只是适应于文章撰写中,而且还可以适应于很多场景。
在家庭教育子女,要多讲故事,通过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去告诉小孩的为人处世、学习做事的道理,小孩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子女的成长,很多都是通过看到父母以身作则来学习的,父母就是身边最好的故事和样板。如果只讲道理,家里小孩就会对大人有莫名的抵触感,时间久了,小孩要不成为闷葫芦,要不成为叛逆者。
同样,家里是讲爱的地方,也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好多事,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包容,这些都是需要爱的。如果只讲道理,这可是在家里呀,道理讲不清的,还会导致双方产生闷在心底的埋怨和矛盾。毕竟,清官都难断家务事呀。
在职场上,我们与同事沟通,或者引导下属,同样也是不需要讲大道理的,我们需要就事论事,把事情讲清楚,把意图说明白。
在生意场上,还是不讲道理的地方,那是讲“利”的所在,你能给我带给多少利,讲道理我是不听的。
“不要讲道理,要讲故事”,他的道理就是,要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对方舒服了,我们自己才能舒服呀。只有双方都舒服,才有可能实现双赢的目标。双赢才是我们沟通的目的。
7.
有一个很牛的人:“洞见”,也写了一篇“我见过情商高的人,都不讲道理”的文章,在文章结尾分享两句话:
第一句: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人掏心掏肺讲道理。
第二句:这个世界上最听你话,最容易听你指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道理是讲给自己听的,不是强加于人的。
8.
好吧,以后“谭谈心”GZH,就叫“谭谈心”故事。
不能叫“谭谈心”道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