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教研】四年级数学提质交流

自从上个星期和周校聊教研的事,周校指出了,数学组目前最大的问题,行动推进不够快。我也表达了这学期教研遇到的困难,每周都在活动,无法聚聚集成员,想抽另外的时间参加,人总是不够齐。同时,我还讲述了,上个学期其实没有做的那么正式,是趁着有空的时间,随机找四至六年级的数学老师聊命题,一个月推动一次,就感觉老师都不停的行动着,前进着。这个学期确实感觉停滞不前。

于是,周校给我提出了建议,专用时间做六年级命题提质活动,平时抽半小时“一对一”做四五命题提质活动。

这真的是个很棒的注意,上个星期小伙伴都没空,于是这个星期开始。

我力求将黄特的提质妙招“以终为始”进行到底。

但是,忙忙碌碌的一周,时间过的特别快,一下子就到周五了,我提醒自己必须得在今天拿下“半小时教研”。

本来约了五年级上午第三节教研,好巧不巧,走到二楼办公室,看到四年级数学老师没课,于是乎,马上开始。

因为前面跟老师们提过,先把历年的瑞安卷找出来,所以本次教研开展的很顺利。

教师分析为先

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虽然年轻,但是通过上学期的活动,已经有了经验。

所以我先让孔老师自己讲述,在历年的瑞安卷中,看出了什么必考点。

孔老师从最简单的计算入手,她认为乘法分配律必考,像这种57✖️101,125✖️88这种题型也肯定是会考到的,以及4500➗25➗4。


孔老师分析的很到位,她说那种逆过来的计算就很喜欢考。是呀。她现在对命题的感觉越来越好了。

难点提醒在后

后面我再根据我的经验,再次探讨计算题的易错点。像20➖3.5➕6.5,这类题也一定会出,因为要误导孩子,把后面的3.5和6.5加起来。因为孩子们会有结合律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做计算时,点到了这个地方,提醒孩子们它就是会故意这样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们就不会犯错了。

同时,我也提出,关于除法的性质一定要注意,学生往往理解不了,但是题目又必考,更多的考法是由乘转除,逆向的运算。

结合教材细研

我们在分析完计算后,就全面的看了整张试卷。这次我建议结合教材去看,后面还没教的课,考点在哪里,上课直接落实,告诉学生,我们就要考这点,也让学生有点状的感悟。


平移和对称轴是试卷中必考的,但是潜力生会很容易出错。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图形,而不是点。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孩子将整体的图片,聚焦到各端点去找位置,并且,平移几格的时候要注意移动所有的端点。

还要注意一点!

移动几格时,学生还是容易出错,这个时候一定是移动几格,就看几段。

希望在开展这样的教研后,能够避免一些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点,弥补思维上的缺陷,直接完美通关。

半小时教研感觉挺不错的,对我来说也是更加清晰的过程,期待下一次与孔老师再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