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弟子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倚天》的开篇这样写道,红颜少女是郭襄,少年弟子便是张三丰。
其实在原著里面,金庸先生写张三丰和郭襄的笔墨相当少。许多地方更是没有明说,后来那些翻拍的电视剧,为了使内容紧凑,情节流畅,直接就把这段世纪之恋给删除掉了。
原著里头写的最明白的那一处是这么一段话:
这事张翠山早听师父说过,殷素素却是第一次听到,极感兴趣,说道:“原来峨嵋派上代与武当派还有这样的渊源。这一位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张翠山微笑斥道:“你又来胡说八道了。”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武当在十堰丹江口,峨眉在四川乐山,两地相隔千里。这儿群山阻绝音书断,两人自从少室山下分别后,就再也没有相见过。
郭襄用了二十四年去找杨过,寻寻觅觅,到头是两不相见,青丝熬成白发。张三丰则是用了一辈子去等一个人,百年双鬓已成霜,相见不如怀念。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这写的是郭襄,可这“误”的岂止是郭襄一个人呢。
金庸先生对张三丰的评价是,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才,书中原话是:
和他交过手的,都已经死绝了。
一是说张三丰武功已臻化入境,二是说他的地位之高威望之盛,有道是,仆人眼里无将军。
张三丰再厉害,他也始终是个平面化的供我们膜拜的画像而已。与此同时,他也始终是立体化的有感情的张君宝。
武侠的故事里,门派的开山祖师都是有故事的人。一如林朝音与王重阳。
张三丰与郭襄的故事要从神雕的第四十回说起。少年张君宝随觉远大师追查盗经人尹克西与潇湘子。适时天下太平,新五绝在华山之巅缅怀旧人,听到岗上一声内力充沛的呼喊,便都凑过来一看究竟。
张君宝内力虽强,但却在临敌对敌拆解招数方面一窍不通,如何能是老滑头尹克西之敌?尹克西几下子就把张君宝甩出去好远,额头一下子就撞在岩石之上,登时鲜血长流。
郭襄见张君宝头上伤口汨汨流着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道她为什么伤心,道谢的言辞就哽在喉咙没有说出口。此时郭襄十六岁,张君宝是十三岁。
郭襄脖子上挂着一串明珠,身着淡绿衣衫,清艳不可方物。
张君宝是少林俗家弟子,和一群光头生活在一起十几年,看到这等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美女,如何能不动心呢。也就是这一眼,耗尽了张君宝此生的桃花运。
两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华山之巅分别后的第三年。人生的一大乐事就是在最好的年华相遇,而后又当在最好的年纪彼此重逢。这个时候郭襄十九岁,张君宝十六岁。
倚天里写,郭襄仗剑闯天涯,不知不觉来到河南的少室山下。此处金庸先生罕见地用了一大段文字,写了此处少室山的景色。而那武当七侠的名字:远桥、莲舟、俞岱、松溪、翠山、梨亭、声谷这些寓景于名中的名字便也巧的很,正是少室山下的景致。
如果说郭襄的弟子风陵师太名中的“风陵”源自初识杨过的风陵渡口的话,那么张三丰徒弟们的名字寓意在明显不过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两人竟是如此的相似。
两人的第三次见面是,郭襄和昆仑三圣何足道来访少林。
分别之时,张君宝终于开口表达了爱慕,他说:“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这潜台词不就是:我想我这辈子就跟定你了。
但是心有所属的郭襄只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递了给他,说:“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于你。”委婉的告诉张三丰:你去找我爸妈吧,代我向他们问好,我就不再回去了。
看书读至此,我想,张君宝心里也是苦苦一笑吧。若没有你,襄阳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两人或许心知肚明,这一别,可能真的就是阴阳相隔。所以,果真如此。
这么多年,张君宝是如何饱经相思之苦,是不是寻过郭襄的足迹?金庸先生没写,我们不得而知。倚天的书里,有这么寥寥几句:
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
郭襄放不下神雕大侠,张君宝也始终在等着她。
突然想起一句妙语:我现在只做两件事,一件是变得更优秀,另一件是等你。这句话无意间写尽了张三丰前半生。任他武功再高,也挡不过金庸笔下的宿命安排啊。
四十岁那年,郭襄大彻大悟,在峨嵋山上出家,开创峨眉一派。张君宝随后在武当出家,也开宗立派。
有意思的是,张三丰立下两条小规矩,一是对峨眉派的弟子一定要恭恭敬敬,不可怠慢;二是武当弟子可以婚嫁。
我想这第二条或许就是为他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吧,他始终相信或许还能等到她呢。情深若此,倒也豁达。
在旧版倚天里,有一处很令人动容,其中写道: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彼时,世间早已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可是百岁的张三丰仍然惦记。
郭襄大彻大悟,仍然无法忘记杨过。而张三丰年纪过百,早就不置于俗物,却还是挂念那么一个人。
无论如何,谢谢生命曾经有你的出现,那么也请笑纳我的深情一片。
突然想起一首歌,很适合阅读此篇时细细聆听,词如下:
"生若求不得 死如爱别离
终有日你会懂这谜题
黄泉碧落去 从今分两地
千山雪 月下长相忆
是今生相伴 或来世再惜
为何你总不懂这谜题
到蓦然回首 才默默长记
天涯路 只影向谁依
黄泉碧落去 从今分两地
千山雪 月下长相忆
月光稀 是谁捣寒衣
天涯路 魂自归故里
今夜无雪无晴 无悲喜
两相对望兮风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