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故事
高中经常看《小故事大道理》,
那时的我,看了小故事,不懂大道理。
其中有一个故事大意这样: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书上解读是:这个老人很有智慧,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化解了问题。
现在才明了:
这个老人把孩子们原本的内在动机乐趣,变成了外在功利动机。
人生为谁而玩?
二、 谈论生死
终于有时间和心情打开《遗愿清单》。
书里很多话语跟我内心的声音不谋而合。
生命在于体验和感受,如果只是追求一个功利的结果。那每个人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死亡。那干嘛还活着呢?
恐惧这个,害怕那个。
人每天24小时都要面对死亡、意外的风险,因此就不出门了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一分一秒都要好好活着。既然活着,就努力活出生命的尊严。
生命的尊严是——
你做你自己,让自己先快乐;如果有余力,影响身边人快乐;若再有余力,让世界变美好…
孩子才谈感受,大人只看利弊?
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无问西东》: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的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结果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体验才是。
三、关于终点
一粒麦子,它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不论过了多少时候,它仍旧是它自己,它若愿意,让自己被掩埋被用尽,就必结出许多籽粒,经历生命的奇迹。
一棵树木,春天长出绿叶,夏天就开花了,秋天渐渐干枯,冬天落进地里。如果有一天,树不在了。叶子便成为滋润大地的养分,生命依然在传递和传承;
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只是一个孩子。
可家族是一个小系统,孩子也会有孩子,孩子的孩子也会有孩子,小系统最终成为一个新的大系统。未来,是他们长大成人的世界。
而我们的教育——是带着爱,还是带着恨;是带着小爱,还是大爱;是带着力量,还是伤口;是带着占有,还是祝福。
决定着我们身后的世界…
死亡永远不是生命的终点,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