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作品是根據董其昌臨蘇東坡《醉翁操》的筆意而臨寫,所以嚴格講是臨董其昌的。蘇軾本人之作應該張力更加十足、氣勢更為雄渾,但我并未得見真迹。臨習作品我認為得三分似留七分逸、得七分似而失三分意,像此轉臨三手之作應該面目全改也!齊公白石先生說的好:妙在似與非似之間。吾引此言聊作自嘲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這幅作品是根據董其昌臨蘇東坡《醉翁操》的筆意而臨寫,所以嚴格講是臨董其昌的。蘇軾本人之作應該張力更加十足、氣勢更為雄渾,但我并未得見真迹。臨習作品我認為得三分似留七分逸、得七分似而失三分意,像此轉臨三手之作應該面目全改也!齊公白石先生說的好:妙在似與非似之間。吾引此言聊作自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