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高中的时候,不会写作文,议论文每每让我头疼,散文更是让我觉得虚无缥缈,看的时候沉入其中,看完之后没有整体印象,像一盘散沙似的,握也握不住。那时,万分崇拜会写散文的人。
然而,学者李陀说,从小学写作文,说得宽泛一点,已经是在学着写散文。
宽泛的散文定义是,在诗歌和小说之间,存在着一个叫散文的语言空间。这个空间很大,海阔天空,山高水长,写作可以升天入地,任意驰骋。
散文的内容、题材不受限制,似乎什么都可以写,门槛极低,但写好散文并不容易。
“散文形散神不散”这句话尽人皆知,”形散”很直观,散文大家的文章,好似都写得很随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看样子,”神不散“才是其文章的关键。
可我一直没有参透,什么叫做“神不散”?所以,一直不敢写散文,且万分崇拜会写散文的人。
02
及至后来,决意写作,不得不与散文打起了交道,因为除了诗歌、小说,其他的文章形式都被称作散文。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开始研究经典散文。沾了儿子的光,老公给他买了本书,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全是近代名家的经典,而且文章的篇幅都不是很长,特别方便研读。
至今只看了三分之一,13篇文章,但我看得仔细,每篇至少看三遍,首先逐字逐句地看一遍,获得第一印象;再一遍分析每个段落,是总分还是分总结构;最后一遍,结合题目,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即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样看下来,竟慢慢地看出一些门道,对散文的“神”有所悟。
03
当年,方舟子抨击韩寒代笔的时候,冯唐评价韩寒“小说没入门,短文小聪明。”
冯唐认为,“文学的标准很难量化,但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文学是雕虫小道,是窄门。”
同一道理,好的散文也有一条金线在里面,也就是散文的“神”。一篇散文的标题,就是这篇散文的主题,而这篇散文的“金线”就是阐述主题的逻辑线。
这个“金线”能够起到能够起到统领素材的作用,使一盘文章不至于四分五裂、分崩离析;还能够使素材为主题服务,让主题突出,结构紧凑。
当年把文章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文章里“潜伏”的金线,呼之欲出。你会发现,好散文所有的素材,都是围绕着主题来写的,同时,还是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来展现的。
找到金线后,你就抓住了这篇散文的关键,就再也不会觉得这篇文章“散”了。
04
举几个例子,比如我看过的那13篇文章,随便拿几篇出来,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主题,但都有一条清晰的“金线”。
比如,鲁迅的文章《雪》,主题确定了,写雪,怎么展开呢?他先由暖国的雨,引出江南的雪景,孩子堆雪罗汉,雪罗汉的孤独,后对比北方升腾的雪景,最后把雪升华,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这篇文章,看似很散,但通篇都围绕着雪展开,采用对比、前后呼应的形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革命者应从旧事物中脱胎换骨,像北方地雪般奋飞。
比如夏丐尊的文章《白马湖之冬》,主题是白马湖的冬天,怎么写的呢?白马湖的冬天,最显著的特征是风,于是通篇写白马湖的风,细致地描写风的厉害。
作者通过对白马湖的风以及风中生活的描写,将白马湖的冬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比如张恨水 的文章《对照情境》,由家中赏雪,引出火锅店一景,富家子进店脱裘皮,而乞丐儿门外冻得面部紫而乌,又引出抬轿者鸠形鹄面,气喘吁吁,而坐轿者西装壮汉,闲眺野趣。
张恨水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真正把贫富生活的对比写到骨子里去了。
这13篇散文,篇幅都不是很长,语言上似乎还有文言文的影子,反而使语言精练、用词丰富。看来想要写好文章,良好的中文素养,大量地背诵古典文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05
新近读了刘亮程的散文,《对一朵花微笑》、《那些鸟会认人》,觉得受到了新的启发,以植物、动物为主角,写得童心未泯、新颖别致,当然,这两篇文章也是围绕着主题花草、鸟来描写的。
对于刘亮程来说,拟人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更体现了他对卑微生命的尊重和欣赏。刘亮程的文章让我深受触动,他心灵的纯净温厚让我感到震撼。
当下自媒体写作圈浮躁,虽然我不写那种流行的微信体文章,但看到他们因此而得到各种便利,难免受到影响,时常觉得心浮气躁。但刘亮程还能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老公每年都要讲一遍他的文章,他对我说,越讲越觉得文章写的好。
刘亮程的散文已经处于文学的“金线”之上,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我对于文章还是有所求,希望走进文学的窄门。用冯唐的话来勉励自己,“慢慢来,走窄门,长远看,反而是最快最短的通向美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