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反本能 三部分第一章:干扰我们思维和决策的外部陷阱 页数:200--211页
控制感的陷阱——过度乐观的人更容易“入套”
控制感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
很多商家会利用这种心理,通过一系列小细节来使我们消费更多。
所以,当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时,那我们就要注意是不是有人在对我们玩弄“控制感陷阱”。
呈现的画面——为什么我们总被故事说服
人们更喜欢可视化的文字,这可以大大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对我们的决策也有极大的影响(具象化描写,而非简单的抽象概括)。
《西方哲学史》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但销量却远不如《苏菲的世界》,相比于单纯的数据,我们更倾向于用身边具体的实例来判断一件事。
人们更加容易受到“传闻逸事”的影响,而不是“数据”的影响。
但是,请相信数据和参数的比较。
决策在瘫痪——选择多,不一定是好事
当我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时,我们往往更可能处于观望之中,从而错过了机会。
过载的信息不仅会让我们犹豫不决,产生更多的后悔,也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因为信息增加并不代表有效信息增加,而信息过多时,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更容易被遮蔽,导致许多无用信息被我们当做决策依据,导致我们做出错误决策。
所以信息过多时我们可以多次筛选,多人整合,从而有效的剔除无用信息,减少决策失误。
群体压力——再独立的个体也会受到群体影响
即使是很明显的答案,当大家都回答错误的答案时,我们还是会动摇自己的回答。我们会迫于压力放弃原来的想法,甚至做出违心的选择。
我们的潜意识认为,从众能够带来正反馈,有人认为这种反馈是归属感。因为从众能够给我们带来被群体认可的心理预期,进而激活我们的“愉悦回路”。
所以呢,我们要注意大家是否出奇的一致;也要腾出时间去思考,减少他人在场的干扰;还要尽可能弄清楚自己的决策环境,避免模糊性造成的从众。
白色的猴子——关注独特的事物让我们看不见更多
心理学上的隧道效应:我们更关注同类记忆材料中突兀的那部分。
就好像只能看到一张白纸上的黑点,反而忽视了白纸本身,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隧道效应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错误判断,因此,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多加留意问题的假定,特别是媒体报道的对象界定,这样才能够保证独立思考。
书名:反本能 三部分第二章:我们有哪些思维盲区 页数:214--227页
潜意识的偏心--我们真的比普通人优秀吗
人么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比多数人要强,为了维护和提高自尊,我们倾向于美化自己,而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
自我服务偏差还会导致虚假普遍性——我们往往会喜欢推己及人,下意识的拿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别人的喜好,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但是有时候明明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呀。
因为这种错觉,这种倾向比较明显的人往往会产生更多落差,感到更多的不如意,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到不得志的原因。
但实质上这只是我们对自我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罢了。
专业的错觉——专业人才存在的思维局限
一个专业人士往往会习惯性的以自己解决专业方面问题的角度来应对整个生活,但生活是方方面面,并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模式来解决。
如果你是个只具有某项特长,而缺乏其他方面的知识的专才,这很可能导致你思考的出发点受限于局部,而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的格局。就好比将才多考虑单次战役的胜利,帅才则往往会从战略上的成败来考虑。
所以我们要学会跳出啦,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
“就是看你不顺眼”——你反对的,我都要支持
我们的观点很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当我们接受某一种观点,特别是形成了对它的一种理论时,我们往往难以再去接受其他观点。
即便这套方法很可能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了。
而置换我们的思考场景,从与自己坚持的观点相反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时,能够很好的消除我们的一些思维定式和偏见。
金字塔塔尖之外——成功者背后的无数失败者
我们从媒体等方面获得的知识往往存在幸存者偏差,那些信息是经过筛选的,而想要避免“幸存者偏差”这种思维,我们就需要对所知的信息进行逆推,发现筛选的过程,不要忽略掉那些被筛选掉的信息和数据。
要不回来的成本——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个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难的选择,而保守起见,或者说因为浸没成本的影响,我们往往选择保持原来的方式。
但这往往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如果浸没成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继续投入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如果已经注定要损失,那么我们应该果断放弃,要知道,将损失降到最低就是获益。
冲动是魔鬼——失去理智,定受惩罚
悲伤和愤怒等情绪容易让我们思维窄化,在看待一件事物时添加非常多的个人价值判断,做出更情绪化的决策,公号软文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尽量避免在情绪化时做决定哦。
贴个读书笔记,大家新年快乐啊哈哈
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8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