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到底是别人作祟?还是自我的认知局限?
“受莎士比亚这样的近代悲剧家影响,我们会自然以为,悲剧表现的是善良和邪恶之间的冲突,简单说就是好人和坏人的冲突。
一个美好的东西泯灭了,这被称为悲剧。
但是,古希腊不一样,古希腊悲剧表现了更高的境界和哲理。
古希腊悲剧表现的不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而是悲剧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一个看不见的、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个人头顶上的命运之间的冲突。
人生在世,我们都或深或浅经历过悲剧,有多少悲剧是由于真有一个坏人陷害导致的?事实上,很多悲剧并不是发生在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之间,而是发生在两个都不坏的人之间。
谁都没有恶意,谁也没有邪恶意志,但是两个人之间还是要不可避免地爆发悲剧,这是人间常态。
这个时候我们就想,悲剧到底是由于别人作祟导致的,还是由于我们自己性格方面的某种原因,我们认知方面的某种局限,我们能力方面的某种有限性而导致的?
可能后者更多。
所以,古希腊悲剧,也叫做命运悲剧,诚如近代悲剧叫道德悲剧一样。道德悲剧是善恶之间冲突,命运悲剧则是命运和主人公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这两个境界是不一样的。
悲剧发展成为哲学,而哲学走上一条反叛的道路,开始批判社会。公元前5世纪- 4世纪,雅典出现了两位洪水猛兽式的怪物。第一个就是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他公然反叛命运,反叛神灵,颠覆希腊的主流价值,控诉希腊人对战争的讴歌,对妇女不平地位表示抗诉,最后他被赶出城邦,客死他乡。第二个是他的莫逆之交,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众所周知他也因为反叛主流价值,最后被雅典人处以死刑。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比较世俗化、商业化的时代。但是,我们的心灵总是在追求一些高尚的东西。因此,我们总是禁不住要谈哲学。哲学是什么?古希腊最初出现这个词叫philosophy,意思就是对智慧的热爱。
实际上,今天的哲学越来越多变成了一种技术、工艺,而古希腊哲学是一种智慧。它没有那么多规范,它是人在苍穹之间,面对着蓝天、大海,自由心灵、自由遐想的结果。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叫“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密涅瓦是智慧女神雅典娜,而猫头鹰是雅典娜的标志,也就是智慧的标志。这句话的寓意深刻:智慧只有在一个人的黄昏时代,在一个国家、时代、民族黄昏的时候,才会高高地翱翔起来。所以,哲学不是任何时代都适合的。只有经历了很多阅历,对世界、宇宙、社会、人生有了比较深刻的看法以后,才能真正得到哲学的一种领悟。
个人感想:
这篇文章在某些程度上解答了我今年的一个疑惑:为什么他们要看哲学的书呢?哲学有什么用?
在我没有了解哲学的时候,我是有点儿傻有点儿怕有点儿误解的:是不是哲学读深了的人,会变成人们眼中的“神经病”呢?因为他在人群中显得不合群,与普通大众格格不入,我突然明白一个朋友总是说“我的愿望就是合群,交到很多朋友!”因为我们普通人害怕不合群,没有人赞同自己,于是只看表面现象,跟随着自小习得的“教条式的分析”形成大众思想,这种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精致的愚蠢”。所以也有那个说法“他虽然是瞎子,但比有眼睛的人看得清楚。”
为什么小孩子往往更能明辨是否,而大人只看利弊?因为孩子还没有被逐渐教育成长为“教条式思维”,因此更容易看到本真。所以,我理解的哲学就是穿越过眼前的附件条件,看到最原本的东西,这是通过思维而不是眼睛,是一种智慧。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那么问题来了,生于当代的我们需要哲学吗?深谙哲学的人是不是容易处处陷于危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