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摘桃子”,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即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定下他近期能够达到的目标,从而激励他的自信和学习兴趣。
有两次,我把“桃子”放在小程触手可及的地方,期望他哪怕稍微用力跳一跳,遗憾的是,“桃子”一直挂在树上。
小程是一年级下学期抓阄抓到我们班的。他原来所在的班据说特别优秀,所以不优秀的他被劝退了,休学半年。
小程身子瘦小,脑袋显得有点儿大。他的眼睛里藏满小心思,但多与学习无关。上课时,他的目光闪烁,心神游离。休学没能转化他,反而使他愈发厌学了。而厌学,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可怕的状态,跟“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道理相同。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老师们似乎都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哪怕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不甘心放弃。小程理所当然成了我最关注的孩子。课堂上的反复提醒和鼓励,一帮一的互助,与家长的反复沟通。
小程有一个生活态度颓废的母亲,小学文化,没有能力辅导儿子,她最常说的一句话“被儿子愁得,想死的心都有。”话说到这份上,还指望这样的家长什么呢?更可怕的是她的简单粗暴,一次小程被打得鼻青脸肿,好几天带着口罩不敢见人。后来又经过多次沟通,总算没再发生家庭暴力的事件。
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这是为师者的职业习惯。好在小程的记忆力不错,基础知识他还能掌握一些。一年级时,语文以字词训练为主,知识比较简单,单元检测他能考到七、八十分,要是试题简单他偶尔还能考到九十分以上。我给了他一次“摘到桃子”的机会。期末转入复习时,我悄悄对小程说:“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期末考试你只要超过八十五分,老师就奖励你。”造化弄人,他考了八十三分,唾手可得的“桃子”他没有摘到。
整个二年级,小程依然是每位老师重点关注的学生。我们头疼着督促着帮扶着。他的语文成绩平时能考到六、七十分以上。期末复习,我又如此这般地把“桃子”放在他翘起脚尖便可摘到的地方,这次的目标是超过七十分。小程看起来很用功的样子。期末考试结束,找到他的试卷我傻了眼:鲜红刺目的四十七分。阅读理解和作文撤底难倒了他!
不愿接受学生的差异,是很多老师的苦恼。当然,这份苦恼,也来自评不健全的评价制度,给老师们造成的无形的压力。认清这一真相,我再次降低了对小程学习成绩的要求,合格就好。合格不成,品质良好也不错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三年级的期末,小程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喜,鲜艳夺目的六十一分,他及格了!这次,我想让他摘到“桃子”,体验一次甜甜的滋味。”我激动地征求其他五十七个孩子的意见:“小程进步了,我想奖励他一个笔记本,大家同意吗?”异口同声:“同意!”
小程略带羞涩又极其兴奋地上台领奖,我致颁奖词:“比起上学期,你的进步很大。希望你像笔记本封面上校训说的那样,做最好的自己。”我又把目光转向全班,“也希望你们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一阵热烈的掌声。
回到办公室,我跟搭档聊起给小程颁奖的事。我说:“咱班孩子善良,善解人意,这是我最感欣慰的。希望小程能感受到大家的这份良苦用心,内心有所触动。”我们一如既往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