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文章都说自己看了多少书,或者一年内看了多少书,看着这惊人的数字,我很是羡慕,我怎么就做不了呢?今年开始到现在三个月过去了,才完整地看了四本半书,即黑格尔四卷本《哲学史讲演录》和半本胡塞尔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虽然看书没有中断,自认为也比较用功,在别人游山玩水胡吃海塞的时候我都在端起书本看,但即使这样,还是干的很慢,一周过去了还没下去几页。难道真是效率低下吗?我认真想了想,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读的,我只知道自己是怎么读的,我敢说,我是认真地对待每一句中的每一个字的,只有把每句话意思搞通搞懂了,把自己给打通了,我才翻过这一页。我不贪多,我只求懂,如果不懂,读又何用。
很多号称读过很多很多书的人写的文章,看后我有点怀疑,觉得不太像,如果真读过那么多书,文章决不是这个层次。没有深邃的思想,没有精妙的思辩,没有严密的推理,没有出奇的想像,有的多是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干瘪空洞的做作,这样的文章怎么看都不像出自一年阅读几百本书的人之手,如果真读那么多,思想境界立意用词绝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就有所谓的一种读书人的毛病,贪多求快,走马观花,不是为了弄懂,而是为了卖弄。这是浮夸和虚荣在作祟。
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一点气节都没有,何谈读书人?但这里我不想就读书人引申开去,我只谈我读书和写作的一点体会。我读书有一个大致的标准,首先是读死人的书,人死了书还能留下来那说明真正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是精品,不和史上留下来的最强大脑对话,那和谁对话?其次是读公认的实力强、信誉好的出版社的书,我现在有我认准的出版社,现阶段基本选择这个出版社的书,不管是译著还是国内专著,都保持着高的学术标准,曾有专家说,如果完整地读了XX印书馆出版的经济方面的汉译名著,那他至少是研究生的水平,此话确实不假。
读的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读后没有心得体会,不能在自己思想体系上增加点什么,那要么是没有读懂,要么是根本就不想读懂。如果懂了,总有一天会有想写出来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发表出版,最主要的是对自己思想的整理。说是整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思想的自然流淌,思想到了,就写出来变成文字,就像瓜熟蒂落一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根本就不需要考虑构思什么结构使用什么语言,思想就会涌而出,你看很多大家没有出版的手稿不都极具学术价值吗?凡是思考再三还写不出来的,不是根本没有思想,就是思想还停留在一知半解阶段,所谓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故事,只不过是文人在不愁吃喝不受贫寒环境下的玩乐而已。写作的人最痛快的时候肯定不是搞断几根胡须的时候,而是畅快淋漓畅通无阻地一气呵成的时候,就像小李飞刀射出去的刀,又快又准,绝不可能是在小李摸索飞刀半天还没摸索到的时候。
我如果写东西,就坚持三点:
必是自己思考所得。我写我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悟、自己的阅读,我不会做别人的重复摘抄,更不会做别人的传声筒。如果我有所思有所得,我就先在自己思想里打通,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这样说出来的东西就完全是我的。如果不能说出来,那这个思想就没有把捉住,也就没有这个思想。当然我也需要个别的引用,这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规范,但引用只限于必要,就像奥卡姆的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不会靠引用以显示文章多有深度,因为我知道引用的越多可能说明思想越贫乏,真正的牛人是不屑于引用的,看看尼采,当然也不限于尼采,有几个原创性的哲学家是大把的引用的?
必对他人有所启发。一切无内容的无病呻吟都是无聊文人干的事,只管自己舞文弄墨时的痛快,而不管生产出的垃圾如何地腐臭腥膻。要让人有收获,这种收获或者是增加知识,或者是提高思想,或者是启发思考,或者是产生美感,而不能是一般常识性的无聊解读,也不能是华丽辞藻的任意堆砌。这和上面所说的必须写自己的思考所得是相连的,如果真是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想,那定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如果没有生活体验没有人生阅历没有深入阅读,想写出对人有启发的高质量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对他人有启发,首先自己要先有启发。
必是行文朴实自然。这是文章的语言问题。我并不排斥优美的语言,我排斥的是有意让读者感受到你在使用优美的语言。我现在追求的是如果能用普通的话语来表达,就决不用词语,不是词语不好,而是词语用多了就给人一种炫耀的感觉,不自觉就坠入文人的轻浮中去了。形容词也是,我会尽可能少的使用,如果不是必须,就不用形容词,因为形容词的本性属于轻浮,它本身不增加意义,只增强或减弱主词的意义。我要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我的意思,如果同时还能表达出美感,那当然更好。
这是对自己读书以及基于读书的写作的思考,也是对接下来继续读书和继续写作的指引,其意义在于,我明确了方向,也明确了方法,我将为此而不带迷茫地坚定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