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逛街,如果你逛街后喜欢下馆子吃饭,如果你再留心一下,你一定会发现你没有两次踏进同一条街。
最显著的感受就是饭馆的变化。那些饭馆虽然很多,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
今天可能是几十家,明天也可能是十几家,后天也可能是超过几十家,我们不时可听到新饭馆开张的鞭炮声,也不时可看到饭馆门口“关闭歇业”的条幅。或者“此店转让”的字样。
端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在一条街上,很难见到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店。至于百年,那比稀世珍宝还要珍稀。
我常常在街上徜徉寻找饭店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有趣现象,也常常深思它们为何如此的原因。但总是不得其然,所以,有些惘然。
饭馆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其兴衰成败固然有其宏观原因,但具体到自身的经营,恐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重要,我没有经济学家的头脑,诊断不出病因,开不出良方,但有两件事,使我感受颇深。
第一件,是那年的冬天与同事在外执行任务,到夜晚近十点,才结束,已饿得饥肠辘辘,跑到街上寻饭馆吃饭。
那次任务比较特殊,一整天都啃的是干面包喝的是矿泉水,到晚间,特别想吃热乎乎的肉丝面。
流着口水进入一家饭馆,老板一听,面色冰冷,不屑看了看我们,说,“已经封火了。”只好走人。再到另一家,仍然是同样的腔调,同样的脸面。碰了三五次壁。
同事说,这饭馆都太他妈妈的了。我倒是灵机一动,提议到大饭店,要几个小菜,整点白酒,再让下肉丝面。大家一听,是个主意。遂直奔一家看着比较豪华些的饭店。
我留了心,抢先对老板说,炒几个菜,来一瓶二锅头。老板笑容满面拿笔记着,最后我说,再下几碗肉丝面。
老板点头。同事们都看着我,那眼光有些古怪。待老板走后,我对这伙人笑道:“这叫曲线救国。不这样整,咋吃到肉丝面。”
“可是,我们不想喝酒啊?”一个同事道。
“不想喝,就带着,吃菜吃面就行了。”我笑着说。
第二件,我有段时间与羊肉串较上了劲儿,每天晚上没有胃口的时候,就踱出门寻烤羊肉串。
吃着香喷喷的羊肉串,再来碗小米粥和葱花油饼,特舒服,特惬意。
一般我都是要三只羊肉串,一个油饼,一碗粥,晚上么,羊肉串虽然好吃,但我还是要节制。
吃多了,胃里撑得慌,晚上睡不着,还不利于保持体形。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也很习以为常。
但是,那晚我又踱步去吃时,老板一听烤三只羊肉串,面色冰冷起来,说,“现在要六只才能烤。”
我惊讶站在原地没动,他见我沉默,面无表情说:“现在物价都在涨,烤三只不合算。”
我无语,默默扭转头去,心里想,六串,你打算把我撑死啊。我记得有一次胃口大开,要了五串,就让我难受了一夜。
有些时候,那饱饱的肚皮比饿扁的肚皮,更能折腾人呐。如是碰了几回壁,心灰意懒,遂对羊肉串失去了兴趣,败了胃口,再也懒得招惹它。
这两件小事,使我多少悟出街上那些饭馆不断开张倒闭,倒闭开张,再倒闭,再开张的生死循环了。但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主观臆断罢了,倒是别人的事例将我的主观臆断清晰明了而具体起来。
无独有偶,我在翻阅以前的资料时,看到了这样的报道: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三星的产业状况跌入低谷,月亏损达1700亿韩元。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三星的董事长让副会长面向45000名员工朗读了一篇文章,号召员工学习书中人物面对逆境坚忍不拔的精神,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当文章朗读不到10分钟,台下已是欷歔一片······员工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感召。于是,三星起死回生,不仅走出了低谷,还在2004年创下了公司35年来利润的最高纪录。
就在公司一派欣欣向荣的时候,三星董事长再次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这篇文章,号召员工向文章中的面馆老板夫妇人性化的经商之道学习。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竟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