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5本
为什么习惯改变命运?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这本书给出了四大定律帮助人们养成好习惯,四大反定律帮助人们戒除不良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你习惯于看书么?
这是我第一遍看实体书,其中比较有感触的话是:
1、只要你愿意坚持下去,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
这是运用了时间复利的概念。
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保险产品的增额终身寿。从计划表里看到数字的变化,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第二反应是谁愿意等那么久?
实际上,确实有一些人了解复利,并愿意为之耐心等待。
而习惯的复利,比金融工具更加摸不着,看不清。但却是是实在在的存在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后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
大师的出现,除了活的久,还有他每天坚持的习惯练成的。
2、要想写一本伟大的书,你必须首先成为这本书。
你想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但是你从不看笑话,也不参加社交。那么你觉得成为这样的人的概率会有多少呢?
将习惯从设定身份开始,这样的开始会让你有信心有目标的坚持并优化自己的习惯。你的身份来自于你的习惯。
3、忘记目标,专注体系。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
这里的忘记目标是说真正忘记目标,而是在目标与体系中,着重完善体系。有点类似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个个的小目标的推进就是体系,这些体系的搭建,会让这个目标变得可行。
4、习惯的最终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也许前期我需要花一些精力去适应,去调试这个习惯,当习惯成为内在,就会自动化的执行,做到了高效生活。
5、世上并无好习惯或坏习惯之分,只有有效习惯。这种行为是否有助于我成为我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所以说,摒除掉的也许是人家想要养成的好习惯。
一切都源于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6、我们尤其注重模仿三个群体:亲近的人,群体中的多数人,有权势的人。培养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入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你偏爱的行为被认定为是正常行为。
环境能有效改变一个人,如果你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又想培养看书习惯,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将自己扔进图书馆,书店,或者参加读书会。在这里你会找到归属感,当你的看书习惯养成,就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也能做到不被他人影响,从而影响他人。
7、采取行动会产生结果的行为类型
想永远是在想,做才会出现结果。在习惯养成方便还得关注的是次数。
比如21天养成阅读习惯,你是在21天内只看一次书,还是21天内天天看一次书,还是21内一天看两次书等等。
8、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生省力法则。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设计。
比如你想看书,那么先买本实体书。(建议不要看电子书,如果你之前对手机或电子产品过于依赖)
第一天,放在床头,睡觉前看一眼它。
第二天,翻开它,看看目录。
第三天,给自己定个目标,只要翻看一页就行。
每天增加一点点,你会发现看书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9、习惯是切入点,而不是终点。首先要确立一个习惯,然后才能不断改进它,必须先标准化,才能优化。
很多人都觉得习惯是不可改变的,养成一个习惯后也不容易改变,但这里的习惯,只是一个切入点,不应该是终点,如果这个养成的习惯与你后期的目标设定有些背驰,那么及时修改优化,这才是正确的掌控习惯。
至于如何一步步养成习惯,在养成习惯中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书中也是给了大量的方法。当你想通过习惯走向成功,还得配合刻意练习。
值得多次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