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药带来的各种幻觉体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自我”意识会减弱。你会感觉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成了宇宙的一部分,或者说宇宙万物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我们在讲《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盗火》这些书中也说过,这是一种宗教般的体验,用佛学的说法叫“无我”。
这一讲我们要说一个关于这些现象的统一理论。迷幻药到底对大脑做了什么呢?
1.“默认模式网络”
在《怎样*不*集中注意力》讲过一个概念,叫“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这是一个2001年才被提出来的新概念,是科学家关于人脑的最新认知。
本来我们设想,当你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脑肯定会非常消耗能量;而你如果无所事事、几乎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大脑消耗的能量应该很低。但是科学家发现并不是这样。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大脑同样要消耗很多能量,而且某些区域的活动反而加强了 —— 这些区域,就构成了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
大脑是由很多网络拼接而成的。有默认模式网络,有视觉网络、听觉网络、运动网络等等。默认模式网络和负责有意识工作的网络的运行是交叉进行的 —— 其他网络的活动强,说明我们正在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事情,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就会降低。在我们无所事事、或者想一些自己的事情、或者做白日梦的时候,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是最强的。
而现在一个最新的认识,说默认模式网络,是“自我”的来源 —— 你可以叫它 “Me Network”。它相当于是CEO、乐队指挥、也可以说是大脑的首都。
我理解,当你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会进入“心流”状态,它的特征恰恰是“忘我” —— 这也正好是默认模式网络活动降低的状态。“我” = 默认模式网络。
科学家认为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默认模式网络,是长大了慢慢才形成。如果一个成年人没有了默认模式网络,他就会丧失自我意识,行为就会混乱,表现出来就可能是精神紊乱。
默认模式网络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是较晚出现的。正因为有了默认模式网络,人有了自我意识,才会自我引导、反思,才有理性思维。
但是,默认模式网络也有一个坏处。它会造成一种隔阂感。我就是我,我不是别人,我跟外界的东西有明显的界限,而这可能给认知带来了障碍。
2.迷幻药的作用
我们说了三种致幻剂,LSD、迷幻蘑菇和 5-MeO-DMT,它们其实是同一类的东西,叫做“色胺”。色胺在动植物、包括蘑菇中都存在,它在人体和大脑中负责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大脑皮层中有个血清素感受器,对色胺特别敏感。色胺能影响大脑神经信号。
科学家曾经猜想,既然致幻剂让人的感情都变得更强烈了,是不是说致幻剂能增强大脑的活动呢?结果发现不是。使用致幻剂后,大脑的供血量和供氧量都下降了。
致幻剂的作用,恰恰是降低大脑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
那既然默认模式网络提供自我意识,致幻剂就会导致自我意识的消散。我们做梦的时候自我意识也会减弱,但是致幻剂有个最大的好处 —— 在致幻剂的作用下,你还是清醒的,你仍然能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你甚至可以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迷幻药是古老文明和化学家送给脑神经科学家的礼物。
咱们看看下面这两张图。
首先是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的网络结构。这张图已经被高度抽象化了,大脑中每个子网络都被用同一种颜色标记。正常情况下,都是一个网络内部的神经元互相交流比较多,网络和网络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各个网络都是专业化地运行,比如视觉就是负责视觉,听觉就负责听觉。
但是使用了迷幻蘑菇之后,大脑的各个网络之间就增加了很多横向的、全局性的交流。现在的大脑“全球化”了 ——
你的感情网络直接跟你的视觉网络对话,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以前的亲人,*看到*他们对你的爱,你发现感情是一种视觉!
视觉和听觉直接对话,你会感到颜色是有声音的。听觉和触觉直接对话,你会感到声音有质感,可以触摸。
这就好像以前写作讲究“通感”一样,只不过写作课说的是比喻,迷幻药带给你的是实实在在的感觉。
3.再论“色即是空”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的时候说过“色即是空”。这个意思是说人观察世界,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从这里脑科学角度来说,就是当你的默认模式网络开启、你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你的大脑会自动过滤外界信息。
比如走路,你只会注意路的方向、有没有障碍物、有没有行人,你会把鸟叫的声音、树叶的颜色都忽略掉。再比如读书,你会注意文字的意思,而不会一直观察墨水和纸张的细微结构。过滤增加了你的效率,但同时也给你带上了有色眼镜,你不能客观地去体验这个世界。
但使用致幻剂降低了默认模式网络之后,以前注意不到的东西,你就能注意到了。《如何改变你的心智》这本书的作者波伦,在 LSD 状态下听音乐,就听出了以前完全没有注意到声音和感觉。甚至有些色盲症患者说迷幻药后能让他们看到以前没看到过的颜色。
有人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说大脑在默认模式网络作用下,就好像是一台降低不确定性的机器。我们总是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关注我们想关注的 —— 这对我们有好处,可以自我反思,带来理性思维,但它也掩盖了大脑中更原始的那些网络,阻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致幻剂的作用并不是“制造幻觉”,而是让大脑建立更多的连接。我们专栏一直说,所谓创造,就是“想法的连接”。是大脑中的新连接,让你体验到了新的东西。
那你说如果我是一个专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服用致幻剂能不能促进创造力呢?我以前还真听说过一些人的使用经验,结论并不是好消息。有的诗人确实在使用 LSD 的状态下写出了好诗句,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LSD带给你的是不连贯、不合逻辑、混乱的东西,诗人清醒过来往往发现那些句子根本没法用。
科学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致幻剂带来的新连接,能不能永久存在呢?对此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
那这些连接能不能增加大脑的可塑性?小孩学语言非常快,成年人再学就很慢,这就是人脑的可塑性降低了。那迷幻药能加速成年人的学习吗?有人在研究这个可能性,我估计也许需要特别的训练方法。
波伦在书中介绍,致幻剂在临床治疗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致幻剂可能让人戒除对什么东西的上瘾。用迷幻药来帮助人们戒烟、戒酒,这在1950到1960年代甚至是标准的做法。当时的人做实验认为明显有效,但是后来这些实验都被禁止了。
临床试验表明致幻剂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好处。在一定意义上,抑郁症患者和外界的连接被打断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孤岛,没有亲密感 —— 抑郁症可以说是心灵的监狱。那致幻剂增加大脑的连接,也许就有用。
上瘾也好,抑郁也好,都可以认为是大脑的一种思维定式。就好像大脑中已经建立了各种固定的路线,人总是不自觉地按照这些路线走。而致幻剂的作用是把这些固定路线都暂时抹去,相当于给大脑来了一次重新启动!
但是我们必须再强调一遍,所有这些研究都是非常初步的。科学家对迷幻药的安全性还远远不够了解,这些研究在美国都是行走在法律的边缘,在中国可能更是绝对不允许的。
另一方面,了解了迷幻药的作用原理,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呼吸训练、冥想、祈祷、面对大自然伟大景观的敬畏、极限运动,这些都是常用办法。你还可以对大脑进行硬件操作,比如减少供血量,直接降低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
那说到这里,这个理论也许还能解释为什么人会有“濒临死亡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NDE)”。有些在死亡关头被抢救过来的人表示有各种神奇的感知,那是不是因为大脑供血量下降导致的自我意识消散呢?
在我看来,迷幻药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观察世界可以有不同的眼光。不要以为你的眼光就是绝对的!特别是现在有些“愤世嫉俗”的人,看世间一切都是灰色的 —— 你醉心工作,他说那纯粹为了赚钱;你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他说这是什么商业模式;你推荐一本好书,他说这能不能解决我买房子的问题。在这样的人眼中这个世界没啥意思。我觉得迷幻药可能会对他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