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先生聊到我工作上遇到的一个麻烦时,他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因为一开始的怕麻烦不去处理,从而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的麻烦。
关键是言语直白又剖析的很到位,当下我就挂不住脸了,“我要的是安慰,不是批评”!此时情绪“蹭”地起来。这时候脑子里考虑的已经不是他在说什么了,而是他态度不好,怎么可以这么说;而且“凭啥这么说我,你有时也没做到啊”,立马穿上战袍,武装到位——准备开口反驳。
但这时候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
有一次佛陀带着他的学生们去摩揭陀国icon游化,有一对外道沙门师徒正好同路。这对师徒也是有趣,一路上老师诽谤佛陀,而学生却不断地称赞佛陀。到了傍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公共房舍过夜,聚于讲堂时,这对师徒还没停止争论。此时佛陀因不了解情况而来询问学生,明白原委后就教导学生们说:
在听到别人的诽谤和不理解时,不要忧愁、伤心,也不要因此而产生愤怒,甚至怀恨在心意图报复。因为这样会导致障碍——无法如实地去判断他人说的是有道理,还是错误的。反之,听到别人夸奖、赞美也不要急于升起满足、愉悦,同样会对我们的判断形成障碍。
所以,我立马及时“闭嘴”,“深呼吸8秒”。慢慢放下了对立。重新回想了一遍先生的话,同时反观了自己遇到的麻烦。发现的确是这样,他没说错......而且,我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和对方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并无关系。所以当下就认可了先生的观点,并且共同探讨了一下解决方案。
在那一次的谈话中,我开通了“事实>情绪”的思维模式,避免了争执,还有了收获。
所以,在当今比较容易浮躁,且人云亦云的社会环境下,你会如何面对“负面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