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我坐火车回家,候车期间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位举止文雅的小哥哥,跟正在学习的我摆了个手势,以示招呼。我一愣,一看他手里,有一张写着“好心捐款”的单子,上面几个人名及捐款金额。紧接着他娴熟的比划姿势,表示他有什么困难,没有说话。我挣扎了一下,摇手拒绝了。他礼貌一笑,离开了,我心里升起一种“失落落”的感觉。
2.从我看到他的“一愣”,拒绝捐款的“挣扎”,再到内心“失落落”的,整个过程我脑海里发生了什么?
3.前几天学习了解释系统,正好拿来解释。简单来说解释系统的原理是这样的:视觉成像,外界信息进入脑海。马上模式识别(用常模识别,常模指你对世界事物的第一反应、直觉反应),模式比较(与常模比对)。外界信息与常模总有差异,或大或小。如果差异在临界值内,注意力波动不大,人感受不到。相反,如果差异超出临界值,注意力波动足够大,人是能感受到的。
4.有差异就会前后解释不一致不连贯,人会离开“认知放松”状态,进入“认知紧张”状态,迫切渴望前后解释一致而连贯。系统1(感性系统、直觉系统)直接拟定因果关系,系统2(理性系统)提供理由与背书,并编造因果故事。
5.如果差异在临界值内,注意力波动不大。系统1系统2共谋的这个因果故事就会直接通过审核,输出解释结果。
6.如果差异足够大,注意力波动足够大,系统2会仔细审核这个编造的因果故事,看它是否真的可解释。可以解释也就通过了。
7.但如果仔细审核下,因果故事是错的,不能解释。系统2会猛烈激发,调取大部分注意力审视问题。从长时记忆系统中调取知识组块,去解释。在工作记忆系统中去分析、去计算。
8.在高耗能的调取大部分注意力、调取知识组块、分析、计算后,如果得出前后一致连贯的解释结果,那一切都好。
9.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出解释结果,系统1再次被激发。再次拟定、编造一个“现在放弃思考”的因果故事,同时抑制系统2的审查,只允许系统2提供支持它的理由。最终被抑制的系统2帮助系统1说服了自己,放下思考,认知放松。
10.解释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我简单描述为上述的样子。回到我看到人时的“一愣”,拒绝捐款的“挣扎”,拒绝后的“失落落”等具体情境中,我脑海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1.在不到一分钟的整个过程里,我的解释系统至少运转了三圈。
12.第一圈,我看到人,看到“好心捐款”单子。第一反应模式识别“他是个好人,来求捐款”,模式比较后与直觉差异不大,注意力没怎么波动,输出因果故事“他是个好人,来求捐款”。以上整个过程发生在0.02秒内,这“一愣”的瞬间,我直觉地相信了他。
13.第二圈,“他是个好人,来求捐款”作为新的“外界信息”输入解释系统。常模一识别,一比较。不对,触发了我前不久被骗子骗钱的痛。差异巨大,注意力剧烈波动。系统2审核下,信息来源单一,可能有危险。输出结果结果“不要轻信,可能有风险”。我“挣扎”着,摇手拒绝。
14.第三圈,此人一笑离去。此人的礼貌举止输入解释系统,第一反应模式识别、与常模比较,与“好人”身份差异不大。系统1直接拟定因果故事“此人是一个好人,我拒绝了一个好人”,输出这个解释结果。情绪产生,“我拒绝了一个好人”、“我好像做错了什么”,心里“失落落”的。
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