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再续
随着与同事之间的熟稔程度不断加深,也时有给同事们的赠诗之作。当然了,诗作成与不成,水平可与不可,还是要看机缘。而每一首诗也都应有其明确的主题,可以谈史、评时、论世、叙事,而不仅仅是抄抄名词、说说好话、唱唱赞歌而已。个人的观点:有主题的诗才够的上诗歌的基本门槛。(可能是在小学时期被语文老师教课文时候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毒害太深,呵呵)
比如赠予同事尹申燕的这一首《咏包拯》。一开始看“尹申燕”三个字似乎没有丝毫头绪,然而一旦以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尹包拯大人为题,却是一气呵成,全诗毫无凝滞之感。
咏包拯
尹令开封昭日月,
申雪断疑慑佞奸。
燕去云高真孝肃,
铁面直节是青天。
下面这一首亦是如此。“高瑞波”三字应该是比较容易作为藏头诗的首字嵌入的,“高”、“瑞”、“波”在汉字组词中都是常用字的嘛,在古诗歌中出现的频次也很是不少,说句不客气的话,从全唐诗里面照搬几句出来拼在一起,都是很有可能既押韵、又工整、意思还贴切的。此处我以长江三峡上的神女峰为题,倒是平淡有余,波澜不足。
望神女峰
高峡遥望已千年,
瑞琼长风送客船。
波影难晓灵心意,
碧江青天夜无眠。
再如这首《月夜思乡》。“叶家松”三字,一如“高瑞波”,极易入诗,极易成篇,五言、七言皆可为,律诗、绝句均可作,“叶落”“家书”、“松间”,都是古诗句中最为常见的词语和句式了,此处稍加攒串,即可铺陈成文。
月夜思乡
叶落乡情旧,
君行一江秋。
家书经年至,
松间月如钩。
再提一位同事“何治军”,这个名字也是非常容易入诗的三个字了,“何日”、“何妨”、“何曾”、“何必”,“长治久安”、“治平策”,“从军行”、“将军令”,都是在诗词中多曾见到过的。而一鼓作气写下三首藏头诗,各有各的主题,各有各的内涵,虽然也是各有各的瑕疵(比如格律有偏、结尾显差),但是也足可聊慰心怀了罢。
怜木兰
何日著我绣夹裙,
治妆重塑女儿身。
军行戎马十二年,
谁是木兰阿郎君。
惜诸葛
何日长车越祁山,
治疆凌域步中原。
军中自古惟晓战,
可知民心尽守川。
叹放翁
何曾夜断关河梦,
治下徒余泪痕空。
军戍匹马梁州日,
回望中原却秋风。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我又对景观入诗开始了一点初步的尝试。比如在游览四川新都的升庵祠和桂湖公园时,渐次行过飞虹桥、枕碧亭、沉霞榭、杭秋舫、绿漪亭、杨柳楼、紫藤廊、聆香阁、湖心楼、坠月楼、澄心水阁等景致,禁不住诗情满怀,归家之后便即写下了这首《游桂湖》,将所有景致一一入诗。虽有几处文字稍存拼凑之嫌疑,且为将景观名称嵌入而导致韵律欠佳,但整体诗作却还尚显工整,节奏与内涵也还算是差强人意了。
《游桂湖》
桂湖凌波缥清流,
东风吹雨抚萍悠。
径曲路玲桥飞虹,
枕碧沉霞隐杭秋。
亭畔绿漪憩杨柳,
廊中紫藤聆香幽。
湖心坠月澄心水,
升庵素林游未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