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第8天。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恫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从大师挚的美妙音乐开始,到《关睢》的结束,曼妙轻柔的音乐声,绵绵不绝的在耳中回荡。孔子非常向往在尧舜时期的那种天下太平的生活,感觉当今世道在难现如此盛世。
所以孔子说:当今世上有此三类人的话,我就不知道这个社会将走向何处?这三类人分别是:狂妄而又不正直的;然后看起来外表斯文却一肚子坏水的人;还有的就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谁说也不相信的人。如果有此三类人,那么将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其实孔子在2000年前说的这三类人,在当今社会也比比皆是。不要去说别人怎样如何?回头看看自己,在某一时刻某一地方也会成为其三类人之一。
有些人仗着自己有点本事有一点技能,或者是学问,在外面很看不起人,觉得天下老子第一。从来就看不上别人,别人说的话,更别说相信他连听都不想听。感觉自己在刚离开学校来到社会做事的时候,就会是这样的一类人:觉得自己特别有本事,然后别人都不如自己。非常的心高气傲,不懂谦卑。只有经历过世俗的磨难,才会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有的人外表非常的斯文,做事慢条斯理,唯唯诺诺,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诚实可靠。当我们相信他真正把事情交给他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这人一点都不诚实,而且一肚子的坏水。所以这一类的人都是那群披着羊皮的狼。我们必须谨慎小心才能识穿对方。同时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类人。我们有时也会假装外表斯文,但是背地里也会使点儿小心眼。所以看到别人的劣迹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写照。
还有一类人特别喜欢吹牛,夸夸其谈,觉得天下什么知识他都知道。但实际上这一类人并没有真正的学问,他不光喜欢吹牛,还不太相信别人说的话。因为他经常吹牛吹多了,他觉得自己说的就是真的,自己是非常有学问的人,自己讲的就是对的,别人讲的他都不会相信。我们在有些时候就会走入这样的误区,这就是过度自信与自恋的结果。
孔子说:我们做学问只会变得越来越无知,越来越精进,每时每刻都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只有时间不够用,不要说学习更多知识,就怕自己忘记已学的知识。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需要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人的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随时随地保持自己学习的习惯,让这个好的习惯陪伴自己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