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身高不断上拔,思想也是日新月异的。那个听话的、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鄙视的眼神和抿紧的嘴唇。
开始顶一句,接下来顶两句,再后来说一句顶几句,父母开始害怕,茫然失措,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好好说话,恐惧这样的状态要持续多久。
记得有一次家长会时老师说过,初中这三年是翻天覆地的三年,打不得骂不得,甚至会抱怨下辈子再也不想做父母。
父母和孩子似乎站在了对立面,谁都想降服谁。于是比分贝、比摔门的声音,一日复一日的鸡飞狗跳。
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和对方的关系让你觉得不舒服,那你的方法肯定是错的。靠武力镇压的亲子关系多么痛苦,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沟通方式就是错误的。
既然是错的,那就需要改变。
那怎么样变呢?
理解、鼓励、以身作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沟通方法。
先说说理解的例子:
孩子有一次出去比赛,刚上场就失利了,孩子隐忍着泪水从赛场上走下来,看到我时眼泪再也止不住,哇哇大哭。
我摸摸他的头,说了句“没发挥好,我知道你很难受”。孩子哭的更响了。我没再说话,让他靠在我的肩膀上任由他哭。
等他情绪缓和一点了,他说了句“我想回家,我不想再上场了。”我说:“没有彻底没希望,现在放弃吗?”他说他实在是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调整好状态,再上场会差劲的更离谱。
我停顿了一两分钟,就同意带他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很沉默,我也没说话。到家后,孩子很认真的对我说:“谢谢妈妈的理解,以后这样的情况会很多,但是我保证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退缩,表现不好我还是会难受,但是我会继续下一场。”
我想那一刻我是欣慰的,如果我强制让他继续完成比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我需要教给他勇往直前的勇气,但是并不代表不允许他偶尔的退缩。
理解他情绪的崩溃,理解他想逃离的痛苦,他会回报给你重整旗鼓的信心。
鼓励也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调和剂,去鼓励他努力的过程,要不是以结果为标准。
有段时间孩子有一门课的一些知识点理解的不好,一知半解,考试时那些题型全靠蒙,老师说他一直没弄懂,让他问也不问,考试也考不好,主动性缺乏。
有一次故意跟他聊起课堂上主动发言的问题,他说他不怎么发言,我就说要多说多问,这样不懂的就会越来越少,你大概一星期发言多少次啊?孩子说一天一次都不到。我说那你下星期就试着平均一天发言一次,他说好的。
接下来我就和老师私下沟通,让老师也鼓励他发言,一星期我让他自己说发言的的次数,只要完成目标了我就肯定他做的不错,半个月后老师说他明显积极了,人也活泼了。
这期间我都没去问过他那门课的考试成绩,只关注他发言的次数,就算发言多了,还是没考好,我也肯定他的付出。
以身作则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说了一堆大道理,不如让他看到你的实际行动。
有一天晚上,到了9点多了,我拿过手机打开英语学习的链接,孩子看到了,问我为什么这么晚了还要开始,等学好要10点多了。我说今天晚上有点事情耽搁了,到现在才开始,但是又不能不学,因为昨天也没学,如果连续两天的话我怕我明天也没勇气学了,而且就算我明天有时间补,每天练习和一次性做很多,效果是不一样的。
孩子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打开房门去了书房,我问他去干嘛,他说他今天课外书也没看,本来想着明天多看点时间的,现在想想还是去看完吧。
你不用多说,做给他看,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觉得与孩子沟通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起点都是要先改变自己的心境。
从心开始,从底层开始,打心底的接纳你的孩子,去发现他很多的优点,鼓励他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让他体会到父母是他强大的后盾,会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开心也好,痛苦也好,永远有个肩膀让他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