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动多么美的名字啊!然而当我看到它真正的名字《飘》时心中顿时充满着轻和柔的美感。一个飘字是那么的简洁也是那么的精炼。《飘》描述了主人公在南北战争期间生活的起起落落,也很好的展现了在南北战争期间众多南方人的生命犹如羽毛般在这场战争的狂风中不知飘去何方。在书中我感受到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看到了斯佳丽乐观、坚毅的品质。
刚刚开始读《飘》时,斯佳丽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傲,任性,痴情。在她向艾希里示爱时,她先故意去和那些她平日里爱搭不搭的男孩子们搭讪以求吸引艾希里的注意,当艾希里明确拒绝她时她又像一个任性的公主般愤怒的砸花瓶发泄。嘴上说恨死艾希里了,但是她心里却依旧爱着艾希里,哪怕自己不是艾希里的夫人,她也依旧担心着艾希里的生命安全,哪怕他已经变得十分坚毅、果敢心中想念的依旧是艾希里。就像瑞德评价斯佳丽对艾希里的喜爱所说的“那就像一个少女对洋娃娃的迷恋一般。”斯佳丽一直没能感受到瑞德对自己的爱,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时因为斯佳丽一直爱着艾希里,而她深爱艾希里的关键原因则是因为在她心中仍然有着一个地方放着她的少女心。这又让我觉得她特别的可爱。可就是这个高傲、任性、可爱的女孩演绎着这个不平凡的故事。
从《飘》这本书中我读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在小说开篇不就就有着这样一段对话,这是小斯佳丽在迎接父亲归来时父亲对她说的一句话“对任何有一滴爱尔兰血液的人来说,他们生活的土地就是他们的母亲。”“不过,你还很年轻。将来你对土地会有这种爱的。你还是个孩子,又为情人操心。等你年纪大了,你就明白这是怎么......”从斯佳丽的父亲杰拉尔德的话中我读出了当时人们对大地母亲的热爱。在全本书结尾时斯佳丽可以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痛定思痛,可以安安静静的舔干净自己的伤口,可以是一个避难所让她自己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太多太多斯佳丽所热爱的东西,有一幢白色的房子那是她的家,也是其最佳的心灵港湾;在那片土地上有着默默祝福她的暮蔼;在那起伏的山坡上种满着郁郁葱葱颇为壮观的松树林。能够让斯佳丽热爱这片土地的不仅是以上外在的事物而且还有植根于每个爱尔兰人心中的执念。这种执念是世代流传的,祖先们把这片土地交给自己对于自己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财富,也意味着自己要履行守卫这片土地地责任。斯佳丽守护着这片土地,而土地回赠给她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得上是因为守护所以生存。当我感悟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反观自己,从历史角度出发,在美洲那片土地上的外来居民至今也不过400年哪里的人们对土地尚且有着如此深厚的热爱之情,而我国有5000年历史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有着数不清的先辈们前赴后继地去守卫这片土地,而今我也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我的衣食住行;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我的喜怒哀乐;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自己独有的无可复制的生活......我想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片祖祖辈辈用生命捍卫的土地。
从《飘》中我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斯佳丽拥有的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我想这种品质非常值得我自己学习。原文最后一句话是“这一切等我明天会到塔拉庄园在考虑吧。到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样,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此时的斯佳丽可谓是千头万绪理都理不清,在塔拉她得经营着庄园养活一家人,自己的女儿又刚刚意外去世,加之瑞德也因为在漫长的求爱路上早已精疲力尽,失去了当年对她那如痴如狂的追求欲望,而准备离斯佳丽远去。面对这么多的打击斯佳丽仍然能够说出:“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将又是新的一天)我想她一定拥有着坚毅与乐观的优秀品质。受到斯佳丽优秀品质的影响我也曾反观自己。我现在是一名大一新生,面对着与高中相比的更加自由,学习内容更多,看似轻松却是压力隐<于无形的大学生活自己似乎有些忙不过来甚至迷茫,开学两个月了我自己似乎失去了刚刚上学的朝气,慢慢地开始拖着疲惫、懒散、怠慢之心去面对明天。现在我一边执笔一边思考发现我自身确实缺少像斯佳丽一般乐观向上的品质。“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我无须去记挂今日甚至昨日忧心、烦心之事,以致影响明天的我,我想明天的我应该是一个崭新的我,一个最好的我,一个乐观向上的我,无论是暴雨还是晴天,我都应该展现出一个最好、最棒、最佳的自己去迎接明天的一切。我本身也应当去热爱生命,愈挫愈勇,永不言弃。
此前,我曾到图书馆去借阅《飘》,本想再读出些新的感悟,当我找到指定书架上去找《飘》时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版本,就在我即将随便拿一个版本准备离开时我看到了四个字,那是让我顿了顿的四个字---------《乱世佳人》我猛地想到《飘》就是《乱世佳人》,《乱世佳人》就是《飘》两者只不过是译名不同罢了。看《乱世佳人》这个译名我突然有一种伤感一种像黛玉那般“花落花飞香满天,魂销香断有谁怜”的神伤。我想斯佳丽是很不幸的,十七八岁的女孩本应是活泼可爱惹人喜爱的,但是她却是一气之下嫁个一个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人,二十七八岁本应是女孩子最美好的年华,可她却是终日忙碌,手上起茧,还得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如若战争没有发生她依旧可以在父母面前任性,依旧可以过着自己富裕、宁静的生活。无数妻子也就不会担心自己失去丈夫,无数平民也不会那么担惊受怕。我并不是去否定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只是感叹战争的残酷。想来许多人都认为这场战争中,北方即是正义,南方即是邪恶。但是从《飘》中我看到的更多的不是什么正与邪,而是那战争遗留下的伤疤,是人们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的痛苦。
我想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了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了承担,然而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时,她却曾迷茫。起初她选择了蒙蔽自己,后来看清一切后,却是为时已晚。她在迷茫时,回到了自己的庄园,体会到了大地母亲的美丽与宽容,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因而她从新振作起来,奋勇向前,无论面对怎样的事情,她都充满了生气与斗志。
常常会想到那最后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想想就让人充满动力,永不言弃,永不绝望。想来以后心情不好时用这句话来改变心境倒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呢。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飘》一部南北战争的爱情史诗,它让我看到了一片让人去世代守护的土地,它向我展示了一副美丽的田园画卷,它告诉我,我要热爱并守护那生我养我的土地母亲,它教给了我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