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都在跟我们告别,也是在偶然聊天时才恍惚十年前早已不是九几年,零零后开始占据年轻人的主战场,曾经被老一辈批评太过叛逆的九零后有了一张不动声色的面孔,越长大越怀念过去,习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共鸣,然后唏嘘一番自己也曾年轻过,可是坦白讲,现在的电视剧投资越来越大,关于青春的题材也层出不穷,但是能让人碎碎念一遍遍观看的寥寥无几,可能天生愚钝又土鳖,所以离那些离经叛道肆意张扬的青春特别遥远,面对这样的剧情想落泪都勉强。
学生时代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坐在她前桌的男孩的一个动作,大约就是单手托腮歪在课桌上,头发支楞起来一两根,全世界男孩在百无聊赖的课堂上大概都这个姿势,她偏要说那个男孩的不一样。听了好多遍依旧没听出哪里不一样,只是知道朋友很喜欢他,电影里关于青春时期的爱情总是避不开争吵 车祸 堕胎等狗血的梗,可事实上年轻时的爱情就像《最好的我们》里描写的那样,是想伸出又缩回去的手,是靠近时心脏漏半拍的害羞。
算不上八月长安的脑残粉,但振华三部曲也是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遍,当听说《最好的我们》要拍网剧时,不是没有过担心,毕竟基本上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都面目全非的让原著党失望,直到看了预告片悬着的心才放下,纵然现在《太阳的后裔》占据电视剧的半壁江山,但还是希望《最好的我们》也能被喜欢。
有人说,这世界沈佳宜很少,更多的是林真心,可是啊,像我们这种普通又平凡的少女,扔到人群中瞬间被淹没的不起眼存在怎么可能像林真心一样,换个发型就有了不输校花的美貌,那个学渣耿耿才是大多数女生的真实写照吧,即使再怎么努力数学依然考出丢人的分数,想认真学习时却在整理完乱糟糟的课桌后如释重负倒头就睡,会在嫌弃食堂饭菜难吃时和好朋友偷摸溜出去买小吃,就是简单又迷糊的少女,唯一的女主光芒大概就是拥有世界上最棒的同桌,曾笑哭在课堂也曾相顾无言,曾冷战如冰后来也冰释前嫌,故事总是雷同,你一眼看过去会轻而易举的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想到睡眼稀松大声背书的早自习,想到认真记笔记但其实一点没听懂的数学课,想到升旗队伍里那个偷偷瞄几眼的身影,想到热血沸腾参加的集体活动,想到全班默契偷笑给老师起的外号。看着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有泪而落也算应景,放空傻笑大概是想到了某某某。
耿耿有段独白“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可是在穷的只有时间的年纪遇到这样的少年,六十岁也年轻,光明坦荡,笑容灿烂,以身试法告诉你世界终究美好,值得伸手抱一抱,青春就不算亏欠。
故事里的那个少年还是一如初见般笑着摸摸头与女主相遇晚秋高地,但现实却有失偏颇,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曾经出现的人,让我在回顾过去时光有话可说,有泪可落。相约《最好的我们》重走青春路,再遇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