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天我要做好今天也在做的昨天就说要做的前天已经定下大前天就开始思考酝酿了的事。
好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对前一天的简单无意义重复,只有偶尔产生的一些生活盼头,和千变万化——最近是变得越来越糟——的天气在提醒我,其实每天又有些许不一样。麻木机械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当时觉得整个过程漫长且磨人,看不到头,但这样的麻木积攒了365次,又会让我突然清醒:怎么一年又过去了呢。
人啊,最怕回头看。带着距离去看了,什么都能看得更清晰。记忆力好一点的,还能单独把某一天从时间盒子里拿出来审视,是好事也就罢了,如果是坏事,当时的窘迫和羞臊恐怕并没有因为过去了这样长的时间而有丝毫缓解。
2018年刚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特别开心的事,那是我整个2018年的高潮。此后的每个日子,都未曾超越它。说人话就是,之后的每一天我都混得很差。人会对现今的状态抱有持续的幻想,会不自量力地以为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如那天一般开心,或者恐惧之后的每一天都这样的失败和碌碌无为。正因如此,我们的情绪才会这么容易被左右。
可惜生活不是这样。幸好生活不是这样。生活其实就是起起落落:偶尔起,总是落。
那就往前走,想起来了的时候就回个头。
二、
大学期间,有连续的两三年,和当时的女朋友跑去外滩或者徐家汇,期待在零点倒计时后,会有盛大的烟火表演,但每次都没有。顶着寒风,我们兴奋地数完一年里最后的几秒(我现在实在无法理解这有什么好兴奋的),然后对烟火的缺席抱怨一通,再随着人潮失望地走回去——因为根本打不到车。
最近一次跨年活动是前年,开趴,和朋友们通宵地喝酒聊天。但我也清楚地记得,那次订的民宿空调故障,打不出半点热风,我们甚至没有交谈的兴致,哆嗦着度过了那个夜晚——而就在上一年,我们优秀的发起者已经犯过了同样的错误。
总之,关于新年,那些浪漫的期盼和热情的展望,最后都在寒冷中草草收场。
我后来开始好奇,为什么人们下意识地就觉得,迎接新年就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呢?人们是哪来的信心?
你或许会反驳。我们总得寄托一些什么,粉饰一些什么,我们需要一些仪式感,来获得一些心理安慰、勇气和力量。
但生活不是这么教我们的。如果你细数过去,你一定会发现,去年的糟心事儿依然会在今年轮番上演,我们迎来的不过是旧日的重复。2017年的12月31日和2018年的1月1日并不会有任何区别,甚至今年此时,比起往年彼时,也只是徒增了年岁和烦扰。
那么,同理, 2019年1月1日,比起任何一天,难道有什么令人期待的吗?
也没必要列举那些大大小小的令人失望的事。反正这些年的经验是,我抱持的悲观,倒是从来没有令我失望过。
因此,不要抱有期待,尤其是“一切会变得更好”的期待,就像你本能地也不会期待一切会变得更坏一样。要永远相信,人有把一切搞砸的能力,尤其是别人。也要相信,就算一切都搞砸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你无法关闭期望的开关,那么试着拧紧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