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道德的修养。
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就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里。
比如借东西。当你借别人的东西,不管是什么物品,还回去的时候,记得恢复原样。比如你借了别人的车,还回去的时候,记得加满油;你借了别人的衣服,记得洗干净熨好再还。
当你在外用餐时,主动对餐厅工作人员说声“谢谢”。不要觉得你在这个餐厅消费了,就理所当然地享受服务人员对你的俯首称臣,对服务人员的态度,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教养。一个人不管他平常对朋友、同事多么礼貌,只要对服务行业的人呼来喝去,我就一定会对他印象减分。这是一个互相尊重的问题,也许一句“谢谢”对你来说,可能是你不经意间的礼貌用语,但对于服务人员来说,却是对她辛勤劳动的肯定。
在公共场所排队,注意不要插队,不要靠别人太近;下雨天乘坐交通工具,不要将打湿的雨伞放在椅子上,这样会造成他人无法正常落座;尊重别人的喜好和习惯,喜好和习惯没有对错之分。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不要一直玩手机。在一片黑暗中,手机屏幕发出的光非常刺眼,这会极大地影响别人的观影效果。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部电影,你完全可以选择悄悄离场。
当然以上只是生活中的部分写照,但正是从这些琐碎的细节里,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问题。俗话说,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代表着一个家庭,没错,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你的教养。我并不是针对每一个人,我们身边也有教养非常好的同事、朋友。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自己习以为常的小习惯,会对大家带来或多或少的困扰。
如果说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反映这个人的教养问题,那么一个国家的素质呢?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报道。
近日,从曼谷飞往中国南京的一架航班上,几名中国游客因不满座位调整,冲空姐大发雷霆,他们将面条和开水泼在空姐身上,还扬言要炸掉飞机。这种行为,明显是不妥当的。可在谴责他们之时,我们不同时检讨一下自己吗?为什么我们的言语会变得这么不可理喻?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变得这么令人发指?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丰厚积淀,为何现今的一些人竟缺失了教养。而“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我想说,从小老师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尊重长辈。现在随着年龄的渐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不是应该做的更好吗?
格里梅尔斯豪森说过: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教养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若所欲慎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觉得好的,也不要硬塞给别人,因为别人不一定认可。
其实,不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时刻想到对方,想到下一个人。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不要只图自己高兴,而影响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