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记之二——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是梅州人,全名叫李秀梅。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李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

念小学之前,一直跟着一群男孩子撒野,爬树攀竹子,捉鱼捕知了摸田螺……玩到八岁,我爸给我报名读一年级,我哥就吓唬我说,这么顽皮的小孩要么学校不收,要么一进学校就被老师责罚。吓得我哭着死活不敢去上学。只好把学费退回来,又玩了一年。九岁那年,我爸觉着再不读书就不像话了,连拖带拽地把我送到上莞镇中心小学,来到李老师跟前。

就这样,开始了我全新的人生。一开始,我既胆怯又无助,深怕老师知道我顽劣的过去而责罚我。可是看着李老师也不凶的样子,反而一直笑眯眯的,问我叫什么名?然后又问我会不会写自己的名?我轻轻地摇头,她拿出一个本子,用铅笔写上我的名字,温和地说,“这是你的名字,你看是这么写的,以后这个本子就是你的作业本了。”我领了本子,端正地坐在条凳上,上了人生第一节课。

第二天,李老师把我和另一个女同学叫到她跟前,问我几年几月生的,我告诉她是十一月,她轻声细语地说:“我们班你们两个都叫陈惠珍,你十一月出生,叫大惠珍,她十二月出生,叫小惠珍。”从此以后,小学阶段同学们一直叫我“大惠珍”或简称“大珍”。

李老师剪着齐耳的短发,额头上的刘海一齐向脑后梳去,用个夹子固定,估摸着40多岁的样子。她总是笑眯眯的,很慈祥很温和,她从不吝于夸奖我们,说,谁上课坐得多端正哪,谁听课多专心哪……

每天上课前都要拿着我们前一天写的生字本,点评谁的字写得好看,写得认真,谁的这个“横”写得好,谁的这个“撇”写得好。每当这时候,我总是竖着耳朵听,也总是听到李老师表扬的“大惠珍”。

我在家里排行第二,上有客家人所谓的“长孙”的哥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下有比我小的妹妹弟弟,家里人更专注于照顾小的孩子。可以说,老二在家里是最被忽略的那一个。而且玩得又野,所以,在家里从来没有被肯定被认可过,吃饭睡觉玩耍都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人管你。有时候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逮住一件什么事就哭个不停,好吧,你尽情地哭个够,也没人哄你。大人该干嘛干嘛,他们做农活已经耗尽力气,哪里还有精力去哄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有时候哭得让他们觉得烦了,爸就把我抱起来扔到屋外去。

然而在学校,在李老师这里,居然是读书最用功的好学生啊,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读书的热忱。每天天蒙蒙亮我就起床,迫不及待地去上学,总是第一个去到课室,总是天还没大亮,甚至看不清书本上的内容,就自己背诵前一天学过的功课。

记忆中李老师没有批评过谁,也从没见过她发脾气,就是一直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样子。有一次,我们学到一篇课文叫《我是什么》,其中有一句是“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那个时候我的思绪有点纷飞了,我想在池子里睡觉的是不是王八?在河里还能跑的不是牛吗?经常看到牛从河的这边蹚过河,撒欢跑到河的那一边,那么“散步”是什么意思呢?“海洋”又是什么啊?我正胡思乱想着呢,李老师讲什么我根本没注意听。后来她居然提问我了“大惠珍,你来说说,课文里的我是什么?”我一下子羞红了脸,慢慢站起来,轻声答道:“不知道。”李老师并没有责怪我,只是示意我坐下,又从我们熟悉的事物讲起,最后我们才恍然发觉——“我是什么?”“我是水呀!”

几十年过去,课堂上我发呆的时刻,李老师的提问,我的窘迫心情,李老师示意我坐下的手势,依然历历在目。

李老师是梅州人,她的发音带有梅州口音。在学字母表的时候,我看到她和几个老师一起反复地练习发音。

有时候,在李老师的办公室,几个老师很认真地一起讨论这个字的偏旁部首或者笔顺,我想在八十年代,也许工具书或者参考书都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或容易获得。老师们需要依靠彼此的经验和探讨。

李老师教我一年级二年级,从拼音到汉字的笔划,笔顺,偏旁部首,查字典,等等这些语文最基础的东西,都是李老师一丝不苟地教会了我们。我还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李老师把我叫上讲台,耐心地教我写“卧勾”,因为我总也写不好“心”字的里“卧勾”。她用红笔写一遍,我用铅笔学着写一遍,如此反复。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年级,我走在校园里,迎面遇到了李老师,她依然是微笑着,搂着我的肩膀,轻声和我说,“大惠珍,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啊。”“喏,肩膀别耸着,打开来。”“如果还是做不好,你可以每天起床后做二三十个扩胸运动呀。”她还笑着,一边双手做扩胸运动示范给我看。现在回想起来,六年级,正是女孩子身体发育的时候,或者因为自卑,走路的时候,会故意地有一些含胸驼背。连父母都没注意到的事情,李老师发现了,并及时地纠正了我。

后来,我专程去探望过李老师,那时她已八十多岁高龄了,依然精神矍铄。

我从师范毕业后,教书30余年。如果说我有着严谨和耐心,有着慈爱与宽容,我想和我的启蒙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