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刘天雅仍是贵妃娘娘,东边宫空悬,皇后宫空悬,今天的皇上依然很沉默,大皇子已经十四岁了,明年就要十五岁了,虽然很爱学习,但是天天与他母妃形影不离。会有多大的出息。
太上皇隔三差五来看看,主要是看他孙子,多次说要把大皇子带走,德妃不让,一说带走就哭,哭的整个皇宫都能听见,这就一直这么搁着。
眼看大皇子一年大似一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翩翩佳公子一个。书卷气很浓,皇帝哪也不敢要他去,怕一去不复返了。
照皇帝的话说就是,绣花的枕头能看不能用,他像大皇子这个年龄,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马上的功夫,十八武艺也是样样精通了。
他要把大皇子带在身边,这德妃就眼泪涟涟,大皇子就说:“父皇我不能没有母妃。”这皇帝也没有办法了,刘天雅因这件事笑死了。说:“德妃是头发长,见识短。”天天对那德妃鄙夷不屑。
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的刘天雅被小惠子教导的,就像小惠子,如果不是皇帝不让她跪了,十足一个小惠子,小惠子却说:“贵妃娘娘越来越贤良淑德,秀外慧中,善解人意了。”
每一次如果她能不和皇帝争吵,随着皇帝说,哄着皇上,小惠子回到她宫里都会夸她,做的好,贵妃娘娘真是贤良淑德,秀外慧中,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夫唱妇随。”就是如今这贵妃娘娘,于皇帝的相处模式,这贵妃娘娘从不敢对皇帝发火,被小惠子教的,知道了要如何,时时看这皇帝脸色,从来不敢再奢华了。
如今在宫中就像那苦行僧,看那床上的被子都带着补丁,身上的衣服已有八年或是九年没换新了,屋里的东西都是从冷宫搬来没换过的,脚上的鞋子已经掉的,认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这是皇帝天天夸她的地方,说她是这后宫的表率,人人都要像她学习,勤俭节约,因此很少向她发火,她还赏了小惠子,如今的刘天雅一步也不想离开皇上。
多亏小惠子给她出主意,如何收服这皇帝的心,果然小惠子的主意都管用,皇帝时时把她带在身边。条件是不要烦他,就是坐那少说话。不能做到就离他远点。
这刘天雅也有点倔强,那淑妃能做的,我也能做,有一次皇帝在写字,写了很久,这贵妃很心疼皇帝,就悄悄站起来,给皇帝倒了杯水,端到皇帝手边。
谁知道这皇帝写的认真,这水被皇帝的手一碰就撒了,这可不得了啦,水溅了一身,一桌子,写的字也花了,皇帝很恼火,赶刘天雅滚。
刘天雅想到小惠子说的,赶紧跪下,一个劲的说都是奴婢的错,头都磕红了一片。皇帝回过神来,扶起刘天雅安慰到,起来吧,哪有那么多错,就这一句话,刘天雅喜欢的掉下眼泪。
小惠子说:“贵妃娘娘和皇帝在一起,就要学他们,会说好话,会认错,会磕头。刘天雅深已为是,多少次她都是按小惠子说的化险为夷的。
皇帝大都不说话,多少也理她一理,如今她只有他了,自从知道皇帝宁赶走淑妃母女,也要救她的命,她就发誓,为这皇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后宫妃子人人关门大吉,怕见这两人形影不离,怕见贵妃娘娘的拍马屁嘴脸,皇帝放个屁都能说出个花来。一副讨好皇帝的模样。
德妃母与子也是关门过日子,大皇子大了,有这皇帝没这皇帝也都那样,况且太上皇特别嘱咐总管,她和大皇子的一应用品,不得克扣,不得削减,不得以次充好。
德妃如今想的比谁都开,争什么?谁也争不过那刘天雅,淑妃母女不也被赶走了,刘天雅霸着皇帝,就让她霸着吧,霸到什么时候也霸不出一男半女来,这正好合了德妃的心思。
如果没有这刘天雅,淑妃实施的雨露均沾,淑妃没被赶走的话,可能这皇帝还会有儿有女,这都是德妃担心的,还是淑妃走了的好,这刘天雅上位,这后宫谁敢再争。
德妃可真是高枕无忧了,再不用担心谁与她儿子争了,如今这皇宫就她儿子一个孩子,这时间长了,什么不都是她儿子的,就连这皇帝的位子也是她儿子的,德妃过的怎么能不笑呢。
除了德妃,一时间这后宫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皇帝也不过问,天天是他的天辰国,刘天雅行影不离,据说宫中有一宫妃死了,一个星期才有人来报,皇帝也是轻描淡写的说:“埋了吧。”
皇帝就是喜爱学成归来的学生弹琴,天天让这些人为他弹琴,他就坐在那里听,与他一起的刘天雅,知道这都是淑妃的徒弟,很反感,嫉妒心作祟。
才想想如何把他们赶走,还没行动,皇帝一拍桌子,她再也不敢了。又跪下磕头如捣蒜,总算让皇帝没再赶她了。
小惠子教导她说:“夫唱妇随就是丈夫要干什么,妻子就要随着。”结果这刘天雅谨遵这小惠子的教导。
心里再烦,看皇帝喜欢,她也不敢反驳,高兴的坐在那,看着皇帝随着琴声叹气,痴狂。她还要在那夸赞,高兴,不敢有丝毫的不满。
心里恨的把那淑妃骂了个狗血淋头,小惠子看到贵妃娘娘那个样子,就说了:“娘娘你又生淑妃的气了。”
刘天雅说是的,我能不生那贱女人的气吗?人都走了,这教的学生都把皇帝的魂勾走了,我咋那么命苦啊!
小惠子就说了:“娘娘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不要心里老诅咒别人,诅咒久了,就会显露出来,让皇帝知道了,你会被打入冷宫的。”
刘天雅一惊,怪不得她一心想干啥,还没干,皇帝就知道了,一个劲的敲打她,直到她叩的头都晕了,才作罢。
小惠子趁热打铁,看看如今你这个样子,被打入冷宫你还怎么再出来,刘天雅就怕小惠子说这个,赶紧答应小惠子,她再也不会心里咒骂人了。
太上皇病了的消息传入天辰国,皇帝心里着急,决定处理好手头上的事就去,先让大皇子赶去,大皇子当然想他皇爷爷了,不顾德妃的阻拦,头一次没听他母妃的 ,答应父皇去看皇爷爷。
皇帝知道了,心里是安慰的,儿子还是有点用的,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临行前皇帝安慰他儿子说:“孩子放心去吧,你母妃那我多派人看着。”大皇子领命去了。
再说淑妃与小公主,在天泽国商议的结果是,娘俩轻装简从自己去看太上皇,陪他住一段时间再回来,王心宇劝说无效,皇后就说了,去就去吧,如今我们的天泽国比以前更强大。
以前能牵制住天辰国,如今天辰国就是那,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有哪个国家会不经过咱们国家,与他们国单独相交的呢?
现在孩子都大了,以前一个十来岁的二皇子,就可以照顾好姐姐,如今这孩子也有二十了,还怕他照顾不了他的姐姐。
皇后拉过王心宇的手,摸了摸王心宇的手指头,这是皇后和王心宇相恋时就喜爱的动作,是皇后安抚王心宇的秘诀。
如今这小公主我自己教导的,你还不相信我的身手吗?谁能近她的身,就是她父皇与她打起来,也要费一番功夫的。
这一招百用百准,王心宇不在阻止了,数了十名暗卫,都是以前跟着淑妃的,叫人去叫二皇子前来,他有事嘱咐,二皇子正在姐姐房里,一边教着小公主医术,一边和姐姐说着话。
一听父皇叫他,告辞一声就去了,王心宇就说了:“这次去太上皇那里还由你带队,全权负责你姐姐与她女儿的安稳,你姐姐的婢女莺儿还跟着去,小公主的婢女莲儿跟着小公主。”
二皇子说:“知道了。”王心宇又嘱咐道:“这俩婢女你要好好教导教导,带俩报信的,暗卫还是以前的,这次不能光带暗卫,还要带些你随身的人,就是不用藏着,光明正大的陪着你的,明里暗里咱都有人。”
二皇子明白了他父皇的意思,就说道:“父皇你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王心宇爱怜的摸摸儿子的头,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喜欢谁告诉父皇,你回来父皇给你完婚。”
二皇子说:“父皇不急,回来再说,你答应我了,我的婚姻我做主。”王心宇笑道,臭小子连你父皇都敢打马虎眼,趁机打劫。皇后笑道:“王心宇你怕啥,这不还有我吗?”二皇子立马蔫了吧唧的了。
这人都定好了,三辆马车,不算暗卫的马,明面上十匹快马,马上的人,人人功夫了得,起码再危险都会有人回来报信。
因为他们被训练的时候,就是再大的危险也要有人出来报信,除非外面无人可报了,皇后娘娘给淑妃母女一人配了四个婢女,说这是规矩。
却实这是那时候的规矩,这淑妃是王心宇的外甥女,那这就是皇家亲戚,这婢女是有规格的,四个都少了,车不多,又不想声张,这些人就够显眼的了。
为了让舅舅放心,淑妃和小公主就同意了,说好明天准备好了就出发,王心宇的一颗心也随着外甥女去了,皇后牵着他的手,鄙视的说:“看你这点出息。”
夫妻二人一起回寝宫,半路下人来报:“恭喜皇上,皇后,贺喜皇上,皇后。”俩夫妻迷惑了问:“喜从何来。”抱喜的太监说:“大皇子府上的下人来报:“大皇子媳妇有喜了。”
王心宇乐了,这真是大喜事,是他天泽国的大喜事,把大皇子府的下人叫来,我要问问清楚,皇后说着就让身边的人,给大皇子府准备东西,不一会儿两大车封赏就出了皇宫。
王心宇还让下人放炮,放烟花,一时间鞭炮齐鸣,烟花就飞上天了,大皇子在府里看到这么大的动静,知道是父皇母后已经听到喜讯了,心里也很高兴。
夫妻脸站在院子里看了好一会烟花,刚想回屋,那边下人来报,给大皇子妃的赏来了,一应下人都去接了,这一看好家伙,金银珠宝应有尽有,就那孩子戴的金锁,银锁就有几套,每一套都不重样。
两大车,一众人搬了不少时间才放妥当,赏了送来的人,合府欢欢乐乐,大皇子又赏了下人,那钱花的如流水,大皇子一点也不心疼,他花的起,理由就是值得高兴。
二皇子,淑妃都送了好东西,给这大皇子和大皇子妃,希望他们回来可以看到他们健康的宝宝,一个晚上就在欢庆中过去了,上朝的王心宇又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淑妃一行已经走远了,路上还碰到了到天泽国去贺喜的,李家大院的马车,整整十辆。这消息快的赶上现代的通讯工具了,大家笑着别过。
走了一星期到了李家大院门口,一大家子就在那等着了,淑妃拜别父母 ,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小公主非得跪在大家面前,整整齐齐的磕了三个头,上车离去。
李源让下人把她们,一行送到官道才回来,从李家大院到太上皇那里,还有两天的路,这是静妃选的,说离娘家近,好回娘家,太上皇就依她了。
他们选的这个地方一半属天辰国,一半属这李家大院,这就是划定的边境,这太上皇就住在属于他们天辰国的一半,从来这里都没有战争,也不驻部队。
自从天辰国的皇帝娶了李玉的女儿,这里就更没人注意了,皇帝让静妃选,静妃就选了这里,为啥?一离娘家近,二这里没有战争,到啥时候都不会打仗,三这里风景独好。
两天路很快就到了,太上皇一听淑妃小公主来了,非要下床,静妃拗不过他,二皇子一露面,太上皇乐了,他这回好了。
神医来了,这孩子自小医术高明,他可没少受益,这回没好意思让他来,准备好好能坐车了,自己去找他,有福不用忙,这孩子自己来了。静妃看到二皇子,和太上皇心照不宣的互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再续)